委員直言鋼鐵產業三“短板” 創新是“良藥”
2012-02-20 23:05:00 王磊 尹海洋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在分析了山東鋼鐵產業發展的“短板”后,部分委員建議,在推動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的同時,應加快革命性的工藝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組建“山東省鋼鐵研究院”,為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人才支撐。
背景:目前,我省有鋼鐵企業21家,鋼產能達到7000多,占全國產能的1/10,從業人員約15萬人。山東鋼鐵集團是省內最大的鋼鐵企業,鋼產量占全省的44 %,利潤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比韓國浦項鋼鐵公司差5倍以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指出,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以自主創新為支撐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爭取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年內開工。
大眾網濟南2月20日訊(記者 王磊 尹海洋)在今年“兩會”上,山東鋼鐵產業如何率先轉調成為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在分析了山東鋼鐵產業發展的“短板”后,部分委員建議,在推動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的同時,應加快革命性的工藝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組建“山東省鋼鐵研究院”,為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人才支撐。
委員“把脈”:粗放型發展導致結構性矛盾
短板一: 產業布局不合理
省政協委員、原萊鋼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 董杰認為,雖然鋼鐵產業對促進我省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其長期粗放型發展形成的結構性矛盾也十分突出,首先表現在產業布局不合理。據他了解,目前全省80%以上的鋼鐵產能分布在中心城市及內陸地區,而生產所需鐵礦石90%以上進口,由鐵路或公路轉運進廠。
對此,省政協委員、山鋼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譚慶華也深有感觸,他說,山東是鋼鐵大省,但并非鋼鐵強省,很大程度上因為山東的鋼鐵企業太過分散,而且多在內陸,這就導致了企業間聯系變少,同時運輸成本不斷加大。
短板二:技術裝備落后
“裝備水平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山東鋼鐵產業的壯大。”在譚慶華看來,導致山東省鋼鐵產業大而不強的第二個原因是,鋼鐵企業自身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先進生產技術、高端產品研發等方面與國內外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對此,董杰分析說,在技術裝備水平方面,目前全省達到鋼鐵產業政策準入條件的煉鐵、煉鋼產能比例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落后裝備占有相當比重,有16.1%的煉鐵產能、15.7%的煉鋼產能屬國家限期淘汰產能,因此,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我省鋼鐵產業轉型是關鍵所在。
短板三:中低檔產品偏多,缺少高附加值
“裝備技術落后,必然會對產品結構產生影響。”董杰說,目前我省的鋼鐵產品以普通棒材、型材、線材和中厚板為主,無法滿足省內重點產業對高檔汽車板、家電板、電工鋼、高等級造船及海洋工程用鋼等產品的需求。
同時,譚慶華也分析說,由于我省許多鋼鐵企業的產品檔次以中低偏多,高附加值的缺失自然影響了利潤率,反過來又削弱了鋼企在技術更新換代上的財力支撐。
委員支招:資源、技術和人才缺一不可
招數一:在重組中調布局,優化資源配置
要想徹底治愈當前山東鋼鐵產業的硬傷、打造鋼鐵精品基地,企業重組是大勢所趨。譚慶華說,以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為例,目前這個已有了深水碼頭、水資源、堅硬的地質結構等符合大型鋼鐵企業低成本物流運輸及進口礦石便利的條件,接下來最緊要的就是加快企業重組。
“不管是民營還是國企,都應識大體、顧大局。”譚慶華解釋說,以兼并重組推動產業升級必然要淘汰落后產能,因此部分人的當下利益可能會受損,但對鋼企和全省鋼鐵產業的長足發展來說,卻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招數二:出臺優惠金融政策,引導企業技術創新
董杰委員建議,為加快以技術創新成果為支撐的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省政府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對技術創新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和產業化貸款利息、新產品及新技術稅收的支持力度,促進企業向高技術含量、低能耗、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方向和工藝技術改造方向發展,加快企業轉型和結構調整。
招數三:建“山東鋼鐵研究院”,提供人才支撐
另外,在董杰委員還建議,為更好貫徹落實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推動山東船舶、鋼鐵、海洋工程三個研究院建設”的重點工作,加快鋼鐵產業調整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由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牽頭,聯合國內(東北大學、北科大、鋼鐵研究總院等)院校、國外(浦項鋼鐵研究院、浦項大學等)企業和研究機構、山東鋼鐵等省內企業共同組建“山東省鋼鐵研究院”。

更多新聞
- 張善久:“休閑度假”成未來旅游發展主流
- 侯世超:力做"海洋強市",打造中國生態漁業硅谷
- 王傳慶:山東將建23座電動汽車充電站
- 馬東向:300萬畝鹽堿地種棉花 "黃三角"灘涂可變良田
- 桓臺縣委書記:壽光——鄒平今年開建鐵路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