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實訓基地不宜“各立門戶”
2012-02-24 09:36:00 王 原 陳代惠 來源: 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大三學生閆起告訴記者:“學校雖然有實訓室,但是學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到單位幾乎還得從頭學起。省政協委員、煙臺職業學院副院長溫金祥介紹,煙臺職業學院實訓基地的建立,采取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共建的方式,實現了共贏。
□王 原 陳代惠
實際操作技能差是大學生就業的一道“門坎”。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大三學生閆起告訴記者:“學校雖然有實訓室,但是學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到單位幾乎還得從頭學起。”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新增100個工科專業、1000個實訓基地。”對此,省政協委員、山東外貿職業學院信息管理系副主任柳淑花說,“這體現了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實訓基地不僅要加大建設力度,還要管好用好,真正發揮應有作用。”
她告訴記者:山東有高等職業院校70多所,幾乎都“單打獨斗”建設基地,由于各學校的起點不一、投入差距大等因素,實訓基地發展很不平衡。有的學院雖然配備了設備,卻早就跟不上技術的更新換代;一些院校需要的設備動輒幾十萬上千萬,學校承擔不起但教學又必需,只能由實際操作換成模擬;還有些學校不注重實訓室的使用效率,幾十萬元以上的實訓室一年只有一個班(40~50人次)在使用。
對于這些問題,不少學校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尋求解決,但實施起來并不理想。省政協委員、省旅游職業學院副院長陳增紅說:“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占了學生總人數的1/3,學校建設了大酒店作為實訓場所。企業對此有所投入,但十萬八萬的投入對我們幾千萬的總投入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
也有一些地方作了有益的探索。省政協委員、煙臺職業學院副院長溫金祥介紹,煙臺職業學院實訓基地的建立,采取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共建的方式,實現了共贏。2010年,煙臺市政府為煙臺職業學院撥款5700萬元,這些資金50%用于設備更新,剩下的50%用于課程設置、教材完善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學院把實訓基地建在了企業內部,在富士康、東岳汽車、張裕都有掛牌車間,像模具、數控專業學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在技術人員指導下生產一些半成品,然后轉賣給企業;假期時,學校的設備也會用于社會、企業培訓。這樣就不會造成設備的閑置,同時也增加了學校的收入。
柳淑花建議,由政府牽頭,整合院校企業資源,以實用、通用、共享為原則,建設一批集教育培訓、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省級重點共享型實訓基地,并建立完善相關制度,使其真正發揮共享作用。

更多新聞
- 省食安辦:今年推進食品安全立法進程
- “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現代農業成新“增長極”
- 社會養老,“覆蓋”比“提高”更重要
- 職教實訓基地不宜“各立門戶”
- “小老虎”群現 縣域經濟虎步前行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