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養老,“覆蓋”比“提高”更重要
2012-02-24 09:34:00 李洪川 來源: 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隨著老齡化社會洶涌而來的,是‘未富先老’問題,山東作為人口大省,養老問題形勢緊迫而嚴峻。”省民政廳副廳長楊麗麗透露,我省以居家養老為核心的十二五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正在加緊制定中,最快今年四月就可對外公布。
□ 本報記者 李洪川
“隨著老齡化社會洶涌而來的,是‘未富先老’問題,山東作為人口大省,養老問題形勢緊迫而嚴峻。”2月22日,省政協委員、山東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主任侯風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無憂慮地說,比起提高供養標準,擴大養老覆蓋面顯得更為現實而急迫。
姜大明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五七工’、‘家屬工’和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做好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完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深化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侯風云認為,這些正是不斷擴大社會養老保障覆蓋面的具體舉措。
“兩會”期間,社會養老問題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政協委員的提案中有17件與此相關。“老人是社會的老人,‘養兒防老’到‘社會養老’是必然趨勢,政府和社會必須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省政協常委、民進山東省委秘書長郭永軍說。
截至2010年底,我省老年人口已達1413萬,占總人口的14.75%,是全國老齡化社會程度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然而與日趨嚴峻的老齡化趨勢相比,我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卻在整體上處于起步階段。
“目前濟南市城市養老機構只有68家,7200-7500張床位,距離‘十二五’末達到4萬張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作為一家老年公寓的管理者,濟南市人民醫院院長劉軍認為,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社會化養老的步伐。“在養老機構建設中,應重視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和長效補償機制。”
“對養老的需求要因人而異,應建立一個多元化、多層次,滿足不同人群養老需求的市場。除了通過加大民生投入,直接扶持養老事業,還可以通過搭建平臺,提供優惠政策來降低養老產業的成本。”省政協委員、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鄧相超認為,社會養老,不能單純依靠政府投入,應制定相關政策,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養老事業。“如對具有公益性質的養老產業在用地、稅負、水電、燃氣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同時,社會上有很多實業家和熱心公益人士愿意投資和參與,只是在等待更為成熟的有利于養老產業發展的環境。從這一點來說,政府應力促優良環境的形成,培育多元化養老市場。”
“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是目前養老的三種主要方式,其中有居家養老需求的占到了80%,提高和完善居家養老的服務范圍和水平,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省民政廳副廳長楊麗麗透露,我省以居家養老為核心的十二五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正在加緊制定中,最快今年四月就可對外公布。

更多新聞
- 省食安辦:今年推進食品安全立法進程
- “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現代農業成新“增長極”
- 社會養老,“覆蓋”比“提高”更重要
- 職教實訓基地不宜“各立門戶”
- “小老虎”群現 縣域經濟虎步前行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