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虎”群現 縣域經濟虎步前行
2012-02-23 09:19:00 滕敦齋 來源: 大眾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縣域經濟實力繼續增強,地方財政收入過10億元的縣(市、區)達81個,其中過20億元的40個,過30億元的21個,龍口、鄒平、壽光、滕州、諸城5縣(市)超過40億元。對此,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副組長、省政府調研室副主任劉險峰解釋說,就是要求每個市都要培養幾只“小老虎”,讓一只只“小老虎”遍布全省各地。
□ 本報記者 滕敦齋
“縣域經濟實力繼續增強,地方財政收入過10億元的縣(市、區)達81個,其中過20億元的40個,過30億元的21個,龍口、鄒平、壽光、滕州、諸城5縣(市)超過40億元。”數點山東的經濟強縣,姜大明省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語氣難掩欣喜與自豪。
省長的欣喜,源于這樣一筆賬:2010年,我省地方財政收入過30億元的縣(市、區)有11個,過40億元的一個也沒有。一年之間,一個又一個縣(市、區)躍過30億、40億的高桿。
姜大明省長對“40億俱樂部”成員之一的滕州市贊賞有加,在有關會議上多次提及。他說,地處西部地區的滕州市,能夠一枝獨秀,率先跨入“40億俱樂部”,難能可貴。他認為,滕州市在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包圍之中實現快速崛起,是因為他們找到了一條適合當地實際的快捷高效的發展路子。
滕州的發展速度的確令人驚訝: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726億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長14.4%;地方財政收入40.2億元,是2006年的3.3倍,年均增長27%。省人大代表、滕州市政協副主席王宏岳說,全國縣域經濟專家委員會曾到滕州作過調研,發現這個市在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幾個方面都發展迅速,業績不凡。專家們認為:滕州上下圍繞項目轉、盯著項目干,干部群眾合力抓項目,堪稱“滕州模式”。
滕州的巨變,讓我們不能不回首我省2004年開始實施的“雙30工程”。那時,省里劃分出30個經濟強縣和30個經濟弱縣,讓他們結對幫扶。數年之后的今天,全省強縣、弱縣的格局發生很大變化,甚至判若兩重天。正如趙本山小品的臺詞,“我本來是幫她練的,結果把她練下去了,把我自己練上來了。”當年的一些強縣,有的已風光不再,一些弱縣后來居上,始領風騷。
這些后來居上者,最典型的當數沂源。這個十年前的“國家級貧困縣”,而今綜合實力已躍居全省中上游。這里有亞洲最大的藥用玻璃包裝制品生產企業——藥玻公司,世界第二的陶瓷纖維生產企業——魯陽公司,全國最大的頭孢類原料藥生產企業——瑞陽制藥公司,中國石化行業500強企業——聯合化工公司,全國采選礦行業效益十佳企業——華聯公司。這5家上市公司,使這個地處魯中山區的傳統農業縣,一度成為全省上市公司最多的縣(市、區),被媒體稱之為“資本市場的沂源現象”。
對“沂源現象”,省人大代表、沂源縣委書記蘇星這樣解析:“沂源一少資源,二少資金,這逼著我們兩條腿走路:上高科技項目,搞企業改制。高科技產業,對資源依賴度低,但競爭力強,效益高;企業改制上市,可以籌集到大量資金。”去年,沂源縣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已達到48.8%,高居全省各縣(市、區)之首。醫藥和新材料這兩大產業,各自聚攏成兩大產業集群,不論是規模還是效益,很快將占據全縣工業的半壁江山。
談起山東縣域經濟,有一個共同的評價是,“強縣不強”,拿來對比最多的例子是江蘇的昆山。2011年,昆山市實現生產總值243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高達200.22億元。在全國百強縣經濟版圖上,昆山搶先躋身“2000億俱樂部”。
昆山大有一騎絕塵之勢,可望而不可及,但山東自有山東的招數。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以市為單位整體提升縣域經濟水平”。對此,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副組長、省政府調研室副主任劉險峰解釋說,就是要求每個市都要培養幾只“小老虎”,讓一只只“小老虎”遍布全省各地。
培養“小老虎”的“靈感”,部分來自臨沂的實踐。沂南,電動車產業迅猛發展,形成全國最大產業集群;臨沭,農機產業引進高端技術,市場競爭力大為提高;郯城,新型煤化工產業初具規模;蒙陰,生態農業遍地開花,農民人均收入全市最高;沂水,食品、
油頂傳統產業做大做強,縣內所有鄉鎮財政收入超過1000萬元……
談到這一幕幕喜人景象,省人大代表、臨沂市委書記張少軍說,前些年,臨沂市中心城區發展較快,但有著860萬人口的9縣,發展步子卻沒跟上。為了扭轉這個局面,我們下決心整體推進縣域經濟,就是讓每個縣找準突破口,培植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形成獨特優勢。市幾大領導班子所有成員都立下“軍令狀”,分工包掛,督促檢查,強力推進。
今年初,臨沂市整體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戰役已經打響:實施“三年倍增計劃”,三年后每個縣財政收入都要翻一番。到那時,又是一出龍騰虎躍的好戲。
為了“小老虎”的結隊成群,為了齊魯大地的虎虎生氣,姜大明省長日前對省有關部門明確提出:“從今年開始,省對17市的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要再加上一條——縣域經濟!”

更多新聞
- 省食安辦:今年推進食品安全立法進程
- “接二連三”融合發展 現代農業成新“增長極”
- 社會養老,“覆蓋”比“提高”更重要
- 職教實訓基地不宜“各立門戶”
- “小老虎”群現 縣域經濟虎步前行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