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茂琿與雷鋒,跨越50年的生命交集
2012-03-06 10:14:00 王光營 來源: 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提要] 作為一個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孫茂琿沒吃過什么苦,在體能上不占優勢,新兵連的第一次考核他就差點墊了底。夜里學到12點 一個多月過去了,孫茂琿的床鋪上依然擺放著豆腐塊一般的軍被,一如他生前的樣子。

孫茂琿生前訓練非常刻苦。(資料片)
本報記者 王光營
50年前,年僅22歲的雷鋒永遠離開了我們,留下了傳頌半個世紀的雷鋒精神。50年后,一個同樣22歲的年輕人孫茂琿,用他的生命在火海中續寫了雷鋒精神在21世紀的新篇章。同樣的英年早逝,同樣的敬業與奉獻,時隔半個世紀,他們的生命和追求有著如此多的交集。
火場讓出
救生工具
3月2日,吳中大地,細雨紛紛。街頭行人匆匆,但不時閃過帶有“孫茂琿”的條幅,讓人們記起一個月前那個在火場獻出生命,感動了中華大地的山東漢子。
“通過孫茂琿哥哥的事跡,我覺得只有勇于奉獻的人活著才是有意義的。”在蘇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三中隊的活動室內,來自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的二十多名師生和家長專程趕來聆聽孫茂琿的事跡,四年級學生常恩澤說出了他的理解。
常恩澤的家長劉海燕告訴記者,每年她都給孩子講雷鋒的故事,可孩子總是一知半解。而孫茂琿的事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這樣的“雷鋒”是有血有肉、真實可感的,能讓孩子增加對人生的思考。
看著絡繹不絕前來追思的市民,面對著宿舍內空蕩蕩的床位,一起和孫茂琿在鬼門關走過一遭的王浩君耳邊總是回響著孫茂琿在火場給他說的最后一句話,“你戴著,我出去找出口,過來救你!”在2月1日發生在蘇州市工業園區達運公司車間的那場大火中,正是孫茂琿把救生工具留給了王浩君,才讓他得以生存下來。
三年參加了
400多次救援
“他剛來時有點羞澀,不太放得開,當時我說你就叫我哥吧。”孫茂琿剛入伍時的老班長孫茂熙說,孫茂琿是在大一時入的伍,剛來時并不惹眼,但他日后的表現卻讓大家刮目相看。
“茂琿先后參加滅火戰斗500余次,搶險救援400余次,搶救被困人員30余人次,先后榮立兩次三等功,獲三次嘉獎,短短三年就有這種成績,太少見了。”特勤三中隊指導員余楊說。
作為一個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孫茂琿沒吃過什么苦,在體能上不占優勢,新兵連的第一次考核他就差點墊了底。為此,在訓練場上他都自我加量,別人做500個俯臥撐,他就做1000個,心疼他的戰友們都勸他悠著點。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成績由原來排名墊底變成“2個第一、1個第二”。
“好是更好的敵人,我要永爭第一!”在新訓隊獎勵的筆記本上,孫茂琿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為上軍校,
夜里學到12點
一個多月過去了,孫茂琿的床鋪上依然擺放著豆腐塊一般的軍被,一如他生前的樣子。陳列室內疊放整齊的消防裝備,一本本獲獎證書,一沓沓試卷,仿佛還在等待主人的歸來。
“孫茂琿不僅是起得最早的,還是全隊睡得最晚的。”指導員余楊說,部隊9點半要熄燈,為了能考上軍校,孫茂琿主動找到指導員,要求延長學習時間。
“爸,我要好好干,我現在是一名戰士,將來我想當一名對部隊有貢獻的指揮官。”在給父親的家書中,孫茂琿說要在蘇州扎根,考取消防院校,干一輩子消防事業。
余楊說,孫茂琿去年考過一次軍校,可惜沒有考上。“今年他已經符合保送軍校的資格,再過幾個月就可以實現大學夢想了。”余楊語帶遺憾地說,可這一切孫茂琿都看不到了。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