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當人民勤務員
2012-08-22 10:08: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在東營區辛店街道怡安社區的瑞苑居委會,有個被人喚作“軍醫”的人,家喻戶曉。他開著一間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簡陋診所,憑借出身中醫世家的祖傳方子在治療腦血栓、冠心病方面遠近有名。
轉業只是換戰場 永當人民勤務員
——記怡安社區居民李萬祥


在東營區辛店街道怡安社區的瑞苑居委會,有個被人喚作“軍醫”的人,家喻戶曉。他開著一間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簡陋診所,憑借出身中醫世家的祖傳方子在治療腦血栓、冠心病方面遠近有名。要找“軍醫”很容易,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穿著舊式的綠色軍裝,左胸前別著一枚鮮紅的黨旗胸章,正形色匆匆趕路的人,那一定就是“軍醫”李萬祥,那是他正趕著去另一戶人家出診。
今年66歲的李萬祥大半輩子都在當醫生。在部隊生活了22年,1990年轉業后進入了企業的衛生站。2000年企業破產,在當地社區的幫助下,56歲的他重新當起學生,考取中醫行醫資格證,開起了如今這個不大的診所,繼續延續自己的行醫之路。李萬祥談起自己的經歷,言談中時刻充斥的愛黨之心、忠軍之義、為民之情。
“黨是我的恩人,我不能給組織添麻煩!”
1990年,22年軍齡的李萬祥已經是陜西大同某駐軍醫院的副團職干部。作為第二批精簡退伍干部,當時組織上的號召是充實企業。計劃經濟的末期,不少企業已失去了昔日的光芒,經營狀況不樂觀。不少戰友都勸老李,去跑跑關系找找人,也許能分到一個較好的企業,但他都拒絕了,被分到了當時已經日落西山的東營百貨紡織品批發供應站(簡稱百紡站)。
百紡站的10年他兢兢業業,尊重領導,鉆研業務,一直保持著軍人作風,擔任著百紡站辦公室副主任和衛生站站長等職務。2000年,百紡站不堪重負破產了,馬上到退休年齡的老李一下子變成了失業人員,失去了來自單位的保障。當問到他在兩個轉折點上選擇,他說那不叫拒絕,叫堅守。“我出身貧農家庭,父親18歲參軍后才有了生活的保障,也才有了我們的一家。從小父親就教育我,黨和軍隊是我們的恩人,不能給組織添麻煩。對我來說,轉業只是換了個戰場,我能做的永遠是服從號召!”
“只要我還走得動,就會一直背著藥箱!”
在李萬祥不足10平米的小診所里,他最珍視的東西是擺放在藥柜上面的三個藥箱。藥箱按大小排列,年代也由遠及近。最小的藥箱是紅褐色的,是老李入伍前在村里當赤腳醫生時用的;中間那個綠色的是他當兵時常背的,跟隨他參加過珍寶島戰役,救治過唐山大地震的傷員;最后一個黑色的是轉業后在百紡站衛生所時用的。三個藥箱歷史跨度近40年,訴說著老李與醫結緣的大半輩子。
老李的父親和姥爺都是行醫的,他初中畢業后也考取了衛校,參軍后從衛生員做起,一直做首長和戰友的勤務兵。轉業后到了百紡站,他發現這個規模不小的企業,衛生防護方面的工作卻一直未成體系,此前幾乎每年都爆發流感,秋冬季節煤氣中毒事件也時有發生。他主持衛生站的工作后就提出,要建起一個完善的衛生防疫救護網。此后每年季節交替的時候,單位大門口都會擺上預防流感和煤氣中毒的黑板報,每個科室的門前也都會貼上紅色的明白紙,提前收到預防藥品,10年間百紡站再未發生一起流感爆發、煤氣中毒等事件。就在他下崗后的那年,他聽說一個小伙子因煤氣中毒死亡了。“為啥沒人堅持做下去,他還沒結婚吶!”如今說起這事,老李還是無比惋惜。
下崗后,當別人還在猶豫出路的時候,老李又背起藥箱出去了。“我離不開這碗飯!”僅一年,他就跟著東營兩縣三區的義診隊出診1200多次。2001年,在當地社區的幫助下,56歲的他重新當起學生,考取了中醫行醫資格證,開起了自己的小診所,為家門口的群眾當起了勤務兵。上門的群眾多是沖著他的中醫秘方、偏方來的,尤其是他祖上傳下來的癱復湯對腦血栓有奇效,有3000多名患者從中受益。李萬祥的小診所常年無休,除了一日三餐回家吃飯,他晚上就住在診所里。“半夜有人敲門是常有的事。哪家吃奶的孩子得了口瘡哭鬧不停,用上我的口瘡粉準好。可我要不在,人家咋過夜呢?”
診所開了10年,病例簿就記了10大本,他詳細的記錄著每位患者的姓名、體征、印象診斷和治療處理,成為了同小區的王寶恩、東虹市場的張明亮、純糧采油廠的王文忠等20多人的“專職醫生”。
這就是李萬祥,一個退伍老兵,一個閑不住的人,背上藥箱他為群眾治病,摘下藥箱他同樣是個關心社區事務的熱心人。他所在的怡安社區屬城鄉結合部,下崗失業人員多,為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他每天讀書看報都特別留意適合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信息,及時收集整理給社區。幾年來,他為社區提供的就業信息幾百條,十幾名下崗人員通過這些信息實現了再就業。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轉業只是換戰場,勇當人民勤務兵”的錚錚諾言,也影響著身邊越來越多的人。
![]()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