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之痛"引發爭論 "交白卷"到底尷尬了誰
2012-07-30 09:33:00 我要評論
李志剛 來源: 齊魯晚報 關鍵詞:
[提要] 突然之間獲得奧運參賽資格,突然之間報名時從A組降到了B組,突然之間抓舉的開把重量定在95公斤,17歲的湖北女子舉重小將周俊,就這么突然地站在了倫敦奧運會的舞臺之上。
[提要] 突然之間獲得奧運參賽資格,突然之間報名時從A組降到了B組,突然之間抓舉的開把重量定在95公斤,17歲的湖北女子舉重小將周俊,就這么突然地站在了倫敦奧運會的舞臺之上。
本報特派記者 李志剛
突然之間獲得奧運參賽資格,突然之間報名時從A組降到了B組,突然之間抓舉的開把重量定在95公斤,17歲的湖北女子舉重小將周俊,就這么突然地站在了倫敦奧運會的舞臺之上。
從走上臺的那一刻起,現場的觀眾給予這位年輕小將以熱烈的掌聲。失敗!周俊有些懊惱地下場。這時,臨場教練上前給她講解技術要領。
兩分鐘后,周俊再次上場,這一次她在準備起身時,杠鈴卻向前倒下,盡管小姑娘極力想控制住,但是堅持了幾秒鐘后,杠鈴仍然無情地落了下來。這一次消耗了周俊不少體力。
又是一個兩分鐘的休息。第三次上臺的周俊已經有些不自信,眼睛向兩邊看。這一次,她同樣將杠鈴舉到頭頂,這一次她堅持得更久,可惜還是沒有站起來。17歲的周俊,站在混合采訪區,眼角噙著淚。周圍的中國記者,一時無人忍心提問。
怎樣選拔?
難產,是中國舉重隊歷來奧運選拔名單的特點。
優勢項目,做抉擇難,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如何漸漸摸索出一套“公正,公平,公開”的選拔制度,也是大家的期望。
馬文廣自己也承認周俊的入選違背了奧運選拔制度,他也希望選拔制度能一錘定音,公平公正。年輕的周俊不應該承擔這樣的壓力和責任,但愿今后中國舉重的“周俊之痛”能夠不再出現。
未戰先降?
女子53公斤級的比賽,在奧運開賽前就疑云重重。
論成績,湖北選手、倫敦奧運選拔賽冠軍紀靜應該是當然人選,但就在名單公布前,紀靜卻突然“神秘”失去這一資格,取而代之的是只有亞錦賽比賽經驗的17歲湖北小將周俊。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比賽開始前,號稱訓練成績也有232公斤的周俊,“未戰先降”,報名成績只填了150公斤,直接被劃入B組比賽。按照規則,B組先比,比完后A組再比。
在奧運歷史上,從未有B組第一進入A組前三的先例,而在中國女舉歷史上,參加奧運B組比賽也是首次。
誰來做主?
一個國家參加奧運會,難道不應該派最好的選手嗎?
國家體育總局舉摔柔管理中心主任馬文廣給出的回答意味深長:“選拔賽的冠軍是紀靜獲得的,這個名額就是湖北的。至于讓誰去,湖北體育局定。”
這個回答其實多少讓人明白了背后玄機:就算讓周俊去,也不能讓湖南的李萍去。更有人猜測:女子48公斤級比賽,湖南的王明娟已經臨時頂替了湖北的田源,湖北絕不肯再讓步了。
至于周俊賽前忽然“降組”,連她的教練周芳也是大吃一驚。在沉默良久后,他只吐出五個字:“無條件服從。”
怎樣問責?
在接受簡單采訪時,周俊說得最多的就是“教練安排的”,這位原來是為下一屆奧運會做準備的梯隊人才,這位17歲的小姑娘肯定沒有說謊,她不應該受到指責。很多年來,體育圈內便充斥著“處處可以感覺,很難真正描述,永遠無法揭露”的“潛規則”,地方保護主義便是其中的一條典型代表——寧愿虧了集體,也不能便宜了別人,這正是地方保護主義的慣性思維之一。
如何才能破除成見,消滅壁壘,淡化錦標,讓中國體育發展走上一條健康、可持續性的道路?個中關鍵仍要從體制入手,從調整各級體育部門的考核機制入手。(倫敦7月29日電)
突然之間獲得奧運參賽資格,突然之間報名時從A組降到了B組,突然之間抓舉的開把重量定在95公斤,17歲的湖北女子舉重小將周俊,就這么突然地站在了倫敦奧運會的舞臺之上。
從走上臺的那一刻起,現場的觀眾給予這位年輕小將以熱烈的掌聲。失敗!周俊有些懊惱地下場。這時,臨場教練上前給她講解技術要領。
兩分鐘后,周俊再次上場,這一次她在準備起身時,杠鈴卻向前倒下,盡管小姑娘極力想控制住,但是堅持了幾秒鐘后,杠鈴仍然無情地落了下來。這一次消耗了周俊不少體力。
又是一個兩分鐘的休息。第三次上臺的周俊已經有些不自信,眼睛向兩邊看。這一次,她同樣將杠鈴舉到頭頂,這一次她堅持得更久,可惜還是沒有站起來。17歲的周俊,站在混合采訪區,眼角噙著淚。周圍的中國記者,一時無人忍心提問。
怎樣選拔?
難產,是中國舉重隊歷來奧運選拔名單的特點。
優勢項目,做抉擇難,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如何漸漸摸索出一套“公正,公平,公開”的選拔制度,也是大家的期望。
馬文廣自己也承認周俊的入選違背了奧運選拔制度,他也希望選拔制度能一錘定音,公平公正。年輕的周俊不應該承擔這樣的壓力和責任,但愿今后中國舉重的“周俊之痛”能夠不再出現。
未戰先降?
女子53公斤級的比賽,在奧運開賽前就疑云重重。
論成績,湖北選手、倫敦奧運選拔賽冠軍紀靜應該是當然人選,但就在名單公布前,紀靜卻突然“神秘”失去這一資格,取而代之的是只有亞錦賽比賽經驗的17歲湖北小將周俊。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比賽開始前,號稱訓練成績也有232公斤的周俊,“未戰先降”,報名成績只填了150公斤,直接被劃入B組比賽。按照規則,B組先比,比完后A組再比。
在奧運歷史上,從未有B組第一進入A組前三的先例,而在中國女舉歷史上,參加奧運B組比賽也是首次。
誰來做主?
一個國家參加奧運會,難道不應該派最好的選手嗎?
國家體育總局舉摔柔管理中心主任馬文廣給出的回答意味深長:“選拔賽的冠軍是紀靜獲得的,這個名額就是湖北的。至于讓誰去,湖北體育局定。”
這個回答其實多少讓人明白了背后玄機:就算讓周俊去,也不能讓湖南的李萍去。更有人猜測:女子48公斤級比賽,湖南的王明娟已經臨時頂替了湖北的田源,湖北絕不肯再讓步了。
至于周俊賽前忽然“降組”,連她的教練周芳也是大吃一驚。在沉默良久后,他只吐出五個字:“無條件服從。”
怎樣問責?
在接受簡單采訪時,周俊說得最多的就是“教練安排的”,這位原來是為下一屆奧運會做準備的梯隊人才,這位17歲的小姑娘肯定沒有說謊,她不應該受到指責。很多年來,體育圈內便充斥著“處處可以感覺,很難真正描述,永遠無法揭露”的“潛規則”,地方保護主義便是其中的一條典型代表——寧愿虧了集體,也不能便宜了別人,這正是地方保護主義的慣性思維之一。
如何才能破除成見,消滅壁壘,淡化錦標,讓中國體育發展走上一條健康、可持續性的道路?個中關鍵仍要從體制入手,從調整各級體育部門的考核機制入手。(倫敦7月29日電)
王云峰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