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報:與其閉門造車 不如外出磨刀
2012-08-02 08:35:00 我要評論
胡銳凱 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提要] 16歲的小姑娘葉詩文加油又奪冠了,女子200米混合泳。說到這里,關于葉詩文的探討不得不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上,那就是中國運動員走出去的問題。中國是體育大國,但遠不是體育強國,在很多項目上我們比對手水平低,甚至落后得很遠,比如我們的教練水平、我們的體育科研水平。
16歲的小姑娘葉詩文加油又奪冠了,女子200米混合泳。關于她是否服用興奮劑的質疑仍然存在,不過這在英國奧委會主席莫尼漢勛爵的力證下,早已變得不是問題了,葉詩文是一個游泳天才也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于是在剩下的時間,我們可以放過那些無聊的問題,從而探尋一些關于一“葉”傾城背后的秘密。不可否認,葉詩文是一個游泳天才,同時她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這兩點并非她取得成功的全部原因,因為天才,也需要合適的成長土壤和環境。葉詩文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走出去了,很長一段時間她在游泳運動遠比我們發達的澳大利亞訓練。同樣在泳池里獲得成功的孫楊加油也是如此。
說到這里,關于葉詩文的探討不得不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上,那就是中國運動員走出去的問題。這么多年,無論媒體還是體育界相關人士都在呼吁讓更多的中國優秀運動員走出去,走出固有的體制,走出曾經生存的狹小天空,從足球到籃球,然后到網球……不一而足。然而,走出去的人卻屈指可數,更多的時候大家仍舊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故步自封、坐井觀天。不可否認,在大多數時候,中國運動員的刻苦是別人不能比擬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在訓練的時候,中國的運動員在訓練;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中國運動員仍舊在訓練。然而這并不是中國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應該固守的唯一路徑。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國體育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在各類國際大型比賽中從歐美人口中分到一杯羹,甚至于一杯足夠大的羹的話,就必須有放低身段虛心學習的決心,就必須有帶藝投師的魄力。
試想一下,孔子如果不是周游列國,尋師問道于老聃等人,他此后的至圣大成也許就會大打折扣;試想一下,趙武靈王如果當初不進行“胡服騎射”改革,趙國恐怕很難在群狼虎視下屹立那么多年……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行進的過程中,我們收獲的遠不止沿途的那些風景。而待在家中的所謂勤學苦練,有時候不過是一種事倍功半的木訥。就像中國男排一樣,“后北京奧運會時代”,在周建安的號召下四年亮劍,最終亮出的不過是一把并不鋒利的小刀。在這四年里,我們能說周建安和他的弟子們不夠努力嗎?恐怕不能!四年來,他甚至很少能睡個踏實覺。
中國是體育大國,但遠不是體育強國,在很多項目上我們比對手水平低,甚至落后得很遠,比如我們的教練水平、我們的體育科研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我們的體育人走出去磨刀,而不是一味低頭閉門造車,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倒在對手的腳下。試想一下,如果在國內亮劍需要500萬元的投入,除了精神層面毫無所獲外,為什么不花1000萬元走出去,尋得倚天屠龍斬敵于馬下呢?所幸的是,部分體育人已經認識到了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開始付諸實施,比如孫楊、葉詩文,比如李娜加油、易建聯加油。尤其是易建聯,中國籃球“后姚明時代”的絕對一哥,放棄了在CBA的榮光,甘愿到NBA去拿著保底的工資,在球隊扮演一個可有可無的打雜角色……不過可惜的是,他們仍舊是中國體育人中的極少數,更多的人缺乏根本的認識,或者說缺乏走出去磨刀的氣魄。曾為我師的日本圍棋可以放低身段參加中國的圍乙,德國乒乓球青年隊每年都要到成都來學習,我們還有什么身段不能放下?難道一時的虛榮遠比中國體育的整體強大來得重要?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