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紹:宋志平,1975年出生,中共黨員,高級酒店職業經理人,現為濱州貴苑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
宋志平曾榮獲濱州魯能東力集團有限公司2009年度先進生產(工作)者、濱州貴苑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度優秀中層管理人員、2009年第十一屆全運會濱州賽區工作先進個人、濱州供電公司2010年度“三和五好”(創先爭優)標兵、濱州供電公司2010年度先進生產(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現代社會里勞燕分飛的情節不勝枚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患難夫妻似乎越來越少見了,生活的平淡漸漸地沖垮了許多對恩愛夫妻,大災大難面前分道揚鑣的夫妻更是多如牛毛。面對妻子遭遇飛來橫禍、生死未卜的現實,宋志平沒有放棄,面對突然而至的人生風雨,宋志平選擇了與妻子共同承擔,用一副男人的脊梁撐起了一個即將破碎的家。
幸福之家遭遇飛來橫禍
樂觀上進的丈夫,賢惠穩重的妻子,安逸舒適的工作,這個人人艷羨的家庭似乎頗受幸福的眷顧,婚后十年夫妻二人仍然恩愛有加,宋志平與妻子用事實踐行著婚姻的真諦。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0年3月18日,上午9點左右,正在上班的宋志平忽然接到了妻子手機打來的電話。而就是這個電話,讓一個曾經開朗愛玩兒的“大男孩”一夜間變的成熟穩重起來。
電話是交警隊打來的,說他的妻子出車禍了。“妻子跟我的性格相反,她是一個很穩重的人。上班一直是騎電動車,而且她騎車速度不快,應該不會出什么大事。”接到交警隊的電話后宋志平仍然心存僥幸,“也許就是傷到腿了,應該不會出什么大事。”
病危妻子三次進出“鬼門關”
當宋志平見到妻子的時候還是很平靜,因為從妻子身上看不到一點外傷。而腦CT卻顯示她的左側大腦腦漿已成游離態。醫生告知了宋志平病人的病情后,隨即下了病危通知,并拿出一份左側高危顱腦手術的合同,讓他簽字。
面對著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愛人的宋志平一下子懵了,一邊雙眼嘩嘩地流淚,一邊連連哀求醫生,“救救她,她太年輕了,只要有一口氣在,治成啥樣都行,哪怕是植物人,我也照顧她一輩子。”這時的宋志平已經什么都聽不進去了,只能把心里的話不斷的喊出來。由于情況緊急,在醫生和同事的安撫下,緩過神來的宋志平把字簽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宋志平在手術室門前不斷對親友說的一句話是:“哪怕她是植物人,一直躺在那里,兒子放學后回家能看見媽,過年過節一家人是團圓的,也好啊。”當手術快要結束的時候,問題又一次出現了。腦CT顯示宋志平妻子大腦右側出血,醫院要立刻對病人的大腦右側做開顱手術,第二份病危通知單再次送到了宋志平的手中……
手術從上午9點一直做到傍晚7點左右才結束,妻子靠著堅強的求生欲望,又一次離開了“鬼門關”。醫生對宋志平說:“兩次手術很成功,病人的求生欲望非常強,但是病人沒有脫離危險期。這一晚你要不斷地觀察她的瞳孔,如果她的瞳孔有放大的情況發生,那就麻煩了。”漫長的夜晚,宋志平在妻子跟前寸步不離。
看著病床上的妻子,回想吃早飯的時候,被自己“批評”太寵孩子,都上小學了,還喂孩子吃飯,婚后為了柴米油鹽的瑣碎小事而吵架拌嘴的心煩事,都顯得那么溫馨、幸福。宋志平握著妻子的手,想了一夜,哭了一夜。誰料噩運再次降臨,熬過一夜的妻子在第二天中午,瞳孔突然放大。宋志平第三次接到了病危通知……
為了妻子他與死神展開角逐
由于車禍導致宋志平妻子的左側大腦受傷嚴重,醫院要對妻子左側大腦進行切除手術。危險系數相當高,隨時會出現生命危險。在醫生的建議下,宋志平瞞著妻子的病情,把岳父岳母和上小學的兒子被叫來醫院,見“最后一面”。
見到躺在病床上的女兒,兩位老人像瘋了一樣。宋志平的兒子也被媽媽滿臉纏著紗布的樣子嚇壞了,一直抱著宋志平,不敢認媽媽。宋志平將兒子推到妻子身邊,向兒子說:“叫媽媽,這就是媽媽啊。”當兒子看清楚媽媽的樣子后,連聲喊到,“媽媽,媽媽……”一聲比一聲凄慘、可憐。在場的人哭成一片,有些親朋實在受不了了,隨即跑出了病房。
接二連三的手術,快要將宋志平擊垮了。“她是那么善良的一個人,為什么災禍會降臨到她的身上?求求你老天爺,讓她康復起來吧!哪怕讓我斷胳膊少腿!”宋志平看著窗戶,做了一個“不負責任”的打算,“如果真的出現萬一,我決不能讓她一個人孤孤單單地走。”朋友和同事們也看明白了他的心思,把站在窗邊的宋志平強拉到凳子上坐下,然后把醫院9樓的窗戶堵得嚴嚴實實。
也許是他的祈求感動了上天,妻子的狀態逐漸穩定下來。接下來是昏迷不醒的17天。那些日子,顱腦塌陷、喉部切開的妻子翻一次身,需要4個人,才能保證不會造成新的損傷。手術室隨時準備再次搶救。為防止妻子的身體局部僵死,宋志平沒黑沒白地為妻子按摩,嘴里不斷地呼喚她的名字,反復為她唱那首平時逗她笑的歌《老婆老婆我愛你》。兒子放了學,也去醫院呼喚媽媽,那一聲聲“媽媽、媽媽”的呼喚,讓醫生護士都不忍聽聞,也讓宋志平一次次掩面而泣。
為了更好的增強“話療”的效果,宋志平從醫生那里打聽到,兒歌的效果較為明顯,他便先后買來五六套兒歌光碟,找同事幫忙歡快的搜集兒歌,給妻子一一試聽。同時他也時時告誡自己,絕對不能放棄,他是和妻子一起與死神“拔河”呢!
戰勝死神 再與命運做斗爭
17天后,妻子終于睜開了眼睛,下意識地叫了聲“媽媽”后,就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以后的日子里,她的生命體征逐漸進入穩定期,意識逐漸恢復,但還是無法與別人交流,而且半側身體偏癱,生活無法自理,頭上沒有顱骨,一切動作都不能太大。
宋志平一邊慶幸著妻子死里逃生,一邊為她和他們的未來做打算。他對親友們說:“她活過來了,咱還得想辦法讓她活好啊。”經多方打聽,他了解到位于北京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可以幫妻子這樣的病人提升康復品質,就自己開車去聯系、探路并租好房子。確信了路況沒有問題,妻子能承受這次長途運輸后,他雇了兩個保姆,帶著一位醫生護航,自己駕車,把妻子從濱州運到了北京。
在那9個月里,宋志平每周周五下班后便趕去北京照顧妻子,周日晚上從北京趕回濱州工作,有些時候,妻子的情緒不穩定,經常驚恐,脾氣敏感而暴躁,需要人哄著才能安靜下來。為了妻子的病情不被情緒所致而惡化,宋志平下班后便趕去北京陪妻子,第二日凌晨就從北京往回趕。
看著一天比一天消瘦的宋志平,領導和同事們生怕他支撐不住,多次勸他專門去照顧妻子,他卻總是搖頭,“拿了這份工資,就要做這份工資的事。”他要用工作成績,表達他的責任和感恩。妻子在北京治療期間,宋志平沒有耽誤工作,也把妻子照顧得很好。“誰讓自己是男人呢!”宋志平調侃道。
患難夫妻風雨過后見彩虹
在北京的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妻子的頭部植入了人工顱骨,可以坐輪椅出門了,他便帶著妻子去看天安門、去散心;妻子的發音功能有所恢復,他便做了很多卡片,像教小孩一樣一詞一句的教她說話;妻子夜里經常做噩夢,他就抱著妻子,像哄孩子一樣哄妻子入睡。
妻子從北京回來后動作、意識和語言功能逐漸恢復,惶恐的她總是擔心別人厭棄她。宋志平就耐心地對她說:“咱兒子叫貝貝,你以后就叫寶寶,你倆是我的寶貝,少了誰都會要我的命。”他每天在給妻子按摩病肢的同時,給妻子描繪美好未來,讓妻子保持開朗的心情。”
一天晚上,妻子在丈夫和兒子的鼓勵下,完成了200次的舉手訓練,父子倆為她熱烈鼓掌。宋志平的手伸過來,貝貝的手伸過來,“寶寶”遲疑一下,也把手伸過來,三只手搭在一起,宋志平說“那真叫幸福,沒有什么比活著更好了!”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