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網友六問具體事 市長張光峰一一坦誠答
2011-02-13 15:37: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省人大代表、濱州市市長張光峰接受大眾網“請問市長”欄目獨家采訪。
大眾網濟南2月13日訊(記者 王磊 盛堃)“對于網友提出的公交便民等建議,我們今年將積極解決。”今天上午,省人大代表、濱州市市長張光峰接受了大眾網“請問市長”欄目獨家采訪。在向網友簡要介紹了該市“十二五”發展規劃后,張光峰對網友提出的供熱、公交、黃河大橋收費及農業園區建設等6個熱點問題進行坦誠回答。
供熱:3年解決管網問題 5年實現城區供熱全覆蓋
網友“素色煙頭”:濱州市區許多小區還沒有通上暖氣,啥時候能享受上城市集中供熱啊?
張光峰:作為濱州來講,供熱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因為隨著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快,濱州的一些基礎設施,像供熱的管網配套等方面相對滯后。但從去年以來,濱州市首先理順了供熱的體制,現在濱州市把所有的供熱企業全部由政府來管理運行;同時,在管網改造方面,當然我也提出一個目標,用三年的時間延長濱州的供熱管網。
可能有一些老百姓還是對供熱意見比較大,還不滿意,這還是因為我們的管網還沒有延伸到那里。但是我們現在提出了目標,我們在整個的“十二五”期間,要把濱州市所有的城區內的管網全部到位,進一步擴大城區的供熱面積。那個時候,我們的老百姓會慢慢的理解、支持。但是這段時間,也請我們的網民們,我們的群眾能夠理解和諒解,給予政府支持。
公交:2011年新增100輛公交車,1億資金完善城區線路
網友“小沈陽昂”:大年二十九我要值班,高新區坐不上公交車?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關系城市流動發展能力,請市長重視此事。
張光峰:今年,濱州市啟動了十大民生工程,其中公交便民工程便是其中之一,政府將投資1億元用來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新設立公交線路5條,延長線路12條,城市公交日綜合運量達到7萬人次,新投放清潔能源公交車100輛以上,逐步構建低碳公交系統。我相信這位網友反映的乘坐公交難的問題會得到改善。
路橋費:黃河大橋收費問題正在協商解決 近期無法根本取消
網友“跑馬雪花山”:濱州黃河大橋天天在收我們濱州人的錢,特別是濱城區人民的錢————因為黃河橫穿濱州市濱城區中部,濱城區百姓上上班下班都要過黃河,他們一天收我們四十元錢,逼得我們中午不敢回家。能否早日停止黃河大橋收費?起碼先停止對普通車輛收費。
張光峰:黃河大橋收費問題比較復雜,因為這個橋它是省里來主管的,濱州市沒有收費和管理權。對于網友提出的問題,濱州市政府也跟省的有關部門反應過多次,但是現在按照規定,還是不到取消收費的年限。現在,我們正與黃河大橋的主管部門進行協商,正在研究辦法,具體的方案可能還會有一些政策,對車輛管理的一些具體問題來具體溝通,近期可能還不能得到根本解決,也請我們的網民們給予理解和支持。
農業生產:農業科技園區遍布濱州全境 政府支持大學生創業
網友“最愛濱州”:張市長,你帶領濱州人民艱苦奮斗、奮發有為,這幾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績。有幾個問題是百姓關注的,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予以釋明以下三個問題:
1、濱州國家級農業高科園具體的位置?重點都發展什么項目?
張光峰:濱州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的具體位置,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他解答一下。國家科技部在去年給濱州批復了一個國家級的農業科技園區,但是這個位置它是在濱州全市,不是具體在哪一個地方,因為是園區,所有的項目達到國家標準的,都可以作為國家級的農業科技項目。你像我們濱州的畜牧業,現在我們的漁業,包括蔬菜,包括冬棗,類似的這些達到國家標準的項目,都可以進到這個園區里邊。就是說它不是在具體一個位置上,是全面開花的。
2 曾經有報道說濱州一大學生在無棣沿海種植海水蔬菜成功,且是營養價值、經濟價值巨大的項目,現在聽不到這項目信息了,是項目不好還是其他什么原因?這可是屬于高科技項目,為什么不能在濱州大面積推廣?政府的作為在哪里?
張光峰:這個大學生搞有營養價值的項目,非常好,現在我們也是鼓勵、支持他們,今年我們要大力推廣和普及,特別有營養價值、經濟價值比較大的蔬菜。我回去以后了解一下,我看看這個大學生如果有什么困難,我們也全力幫助他來解決。這個網民也很關注濱州的農業生產,也請他放心,我們今年要大力的推廣和普及綠色食品,擴大有機食品的種植面積,也要引進一些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來濱州養殖種植。
3、個人覺得濱州經濟開發區的位置應該和濱城區調換這個問題。
張光峰:“這位網友提到的兩區位置調換的建議,因為它涉及到區位調整,這是濱州市里說了都不算的,它要報省里面和國家有關部門來調整,特別是行政區域調整,市里沒有這個權力。”
“將來我們可以在根據他提的意見和建議,我們來充分考慮,如果提的這些建議有道理,我們可以向有關部門來積極建議,適當的調整我們的區域面積。在整個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里面也涉及到,所有的藍色經濟區范圍的城市,可以允許我們適當的來調整我們建成區的面積。我們也可以借這個機會,將來把這個網友的意見充分考慮。”
相關新聞:張光峰:5年建50個特色園區打造生態濱州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