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春
2011-01-12 15:22: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
景陽春,中國酒與文化巧妙結合的典范之作。1973年問世,以“窖香濃郁、綿軟爽凈、余味悠長”的獨有風格成為山東省第一個濃香型糧食白酒、第一個出口創匯白酒,遠銷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港商譽為“海外最能站穩腳跟的大陸五大白酒之一”。為歷屆山東名牌和國家名酒調撥產品、全國濃香型白酒質量優質產品,2004、2005、2006、2007年以魯酒唯一品牌蟬聯全國白酒質檢紅榜四連冠,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酒。
景陽春這個名字具有深刻的文化意境。 把“景陽春”三個字分開解析,景陽春的“景”字,源于產地景芝的“景”,寓意對景芝5000年釀酒文化和技藝的傳承。 景陽春的“陽”字,本意指溫和,《詩經》中有“春日載陽”一句,所以后人常把“陽春”融貫一體。“春”,一指酒名,杜甫詩中有“問道云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春字又指生機,如“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陽春”二字,運用在景陽春酒上,暗含兩種意思,一是景陽春的產地景芝鎮叫“景陽”的地方有好幾處,如歷史上的“景陽門”,二是在文化上的意義,如“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諧難” ,《陽春》還是一段琵琶名曲,古樸高雅之意難有其它字眼超乎其上。其次,背面的“武松打虎”給了廣大消費者一份“飲的是豪情,品的是文化”的浪漫情懷。作為魯酒第一個出口產品,如何在包裝上展現地道的齊魯文化風采呢?明代文學家施耐庵在《水滸全傳》中,以其傳神之筆,為后人留下一個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武松打虎”。作者筆下的武松,吃酒豪飲,為人耿直,疾惡如仇,是無數齊魯壯士的化身。而武松打虎的故事,則是山東人文風俗在一個側面的縮影,幾百年來,這個傳奇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共享這筆文化財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景芝酒人從這些代表齊魯文化的杰作中,一眼選中了中國著名國畫家劉繼卣先生精心創作的“武松打虎”組畫,毅然將歷史文化與酒相結合的“武松打虎”裝潢在酒瓶上,從而體現了景陽春酒的地方特色,并使酒瓶圖案更加完美和諧。
一位詩人曾這樣稱贊景陽春獨有的“文化味”:是景芝人真誠邀請,讓施耐庵倍感盛情,于是豪俠武松成為使者,不遠千里來到這里,和這一方為酒忙碌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結義為盟。整個“武松打虎”的故事這樣如在眼前,楚楚動人,讓人豪氣頓生。景芝酒人的這個選擇可謂“高瞻遠矚”,不僅使景陽春在海內外一炮打響,而且把齊魯文化、中國酒文化成功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作為山東第一個出口創匯白酒,景陽春成為將中華傳奇文化、傳統裝飾文化和中華酒文化推向海外的載體,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和紐帶。從這個意義上講,景陽春超過了一般純商品的范疇,堪稱當今酒與文化結合的典范之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所以幾十年來,不少海外人士把景陽春置于室雅之處,作為陶瓷精品永久收藏,國內許多人習慣地昵稱景陽春為“小老虎”、“老虎頭”。
景陽春酒瓶造型及包裝裝潢可謂獨樹一幟,早在1980年獲全國輕工產品包裝裝潢優秀獎,酒瓶包裝1988年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專利號為2655),1993年又喜得中華酒文化包裝裝潢大賽一等獎,2007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酒。(路榮)景陽春的瓶型經數十道工藝制作而成,線條流暢,個性鮮明,她的外觀略呈扁圓,壺把仿若臥虎,以深邃的藍色作為主色調,整體感覺上,似乎有一種古文化氛圍自然流露,完美地表現了景陽春的非凡品位。正所謂:一見景陽春,先睹的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后品的是沁人心脾的瓊漿玉液。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