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畬族:《千年山哈》舞出畬族之魂
2011-12-21 12:47:00 劉國棟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在福州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繼續趕往下一站浙江景寧,中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那里有我們此行要采訪的最后一個民族——畬族。畬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

畬族文化代代相傳。

畬族體育賽事。(陳愛民)

畬族打粑粑。

畬族婚嫁表演。
大眾網-聯通3G景寧12月17日訊(特派記者 劉國棟)在福州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繼續趕往下一站浙江景寧,中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那里有我們此行要采訪的最后一個民族——畬族。畬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景寧,是畬族遷入浙江最早的落腳點,有“浙江的西雙版納,華東的香格里拉”之稱,居住著1.7萬多畬族同胞。這個與大山相伴的民族已經在這里生活了千百年,他們自稱“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
一個“刀耕火種”的游耕民族
一路往北的行程,讓我們這些入冬以后一直盤桓于桂瓊享受亞熱帶氣候帶來的溫暖的人,終于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趕到景寧時,就到了晚上了,氣溫降到零度左右,趕緊拿出棉衣罩上,可一下車景寧縣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卻早早的就等在外面,安排完住宿又盛情邀請共進晚餐,伊始就讓我們感受到畬族人的熱情好客。
“熱情好客,你講的一點也不錯,在這一點上我的體會比你更深”,席間當我說到畬族人的熱情好客時,坐在我身旁景寧縣里的著名詩人劉儀,給我們講了許多年前,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親身經歷,“二十多年前我就來到景寧,有一年過年,一位畬族的朋友請我到他家里做客,去了以后朋友端出一碗油花花的肥肉來招待,我也沒多想就把肉全吃了。后來才知道,他們家過年就那么一碗肉。”
劉儀是當兵復原以后來到景寧的,喜歡文學喜歡寫詩,詩作常有見報見刊并出了一本詩集,他對畬族的好感,又對畬族文化頗有研究。“你看這畬族的‘畬’字在漢語中的原意為‘刀耕火種’,從歷史上看,畬族是一個刀耕火種的游耕民族”,在北方有“游牧民族”一說,就是哪里有水草人就放牧到哪兒,人隨牧遷逐水草而居。畬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上的客,就是來開荒的人。畬族人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點一把火,墾荒耕種,開啟山林,人到哪兒耕種到哪兒,哪座山頭沒有人居住就去哪兒。
關于畬族始祖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也從側面印證了畬族勤勞、善耕種的民族習性。傳說三皇五帝時期,黃帝之孫帝嚳高辛發榜征天下英雄征寇,能平亂者將賜婚封地。畬族始祖龍麒英勇善戰,揭榜應征,只身平了叛亂。高辛帝大喜,就把三公主賜嫁龍麒,并封為忠勇王。婚后,高辛帝交給忠勇王六把寶庫的鑰匙,讓他隨意挑選寶貝。忠勇王不要金銀,不要珍珠瑪瑙,只撿了了一把鐵鋤頭,和三公主一起去廣東潮州鳳凰山開辟家園。后來,他們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出生時用盤子裝著就姓盤,取名盤自能;次子用籃子裝便姓藍,取名藍光輝;三子生時天上打雷,取名雷巨佑;女兒招婿鐘志深。由此四姓代代繁衍不息,畬族的四大姓氏就這樣得來。
“傳說是美麗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畬族可以說是一個曾經受盡磨難的民族”,劉儀說,畬族的原始居住地是廣東潮州的鳳凰山,一千多年來,畬族人四散遷徙,從廣東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還到了貴州和四川。“畬族人自稱‘山哈’,漢族人稱他們為‘畬客’,意思就是來山上開荒的人。開荒啊,可以說是篳路藍縷極為艱辛,清朝有位詩人在詩中就這樣描述:‘高蟠鳩結異恒人,短短衣衫不遮體。赤腳蓬頭麻布衣,終年做苦是畬民。’”
《千年山哈》舞出畬鄉
歷盡磨難的同時,畬族同胞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景寧,一臺名為《千年山哈》的大型畬族風情歌舞劇正在夜以繼日緊張的排練中。
“在這臺劇中,我選用了畬族的各種元素,例如民歌符號、服飾符號、建筑符號等等,就是要集中展示畬族的傳統文化”,在《千年山哈》的排練現場,我們見到了這臺劇的總導演段建平,這位執導過無數成名歌舞劇的山東煙臺老鄉給我們介紹說,《千年山哈》的原名叫做《詩畫畬山》,2009年經他執導在景寧縣舉辦的“中國畬鄉三月三”節慶活動上以廣場劇的形式進行了首演,后來又相繼在2009中國·麗水國際攝影文化節開幕式和臺灣南投縣舉行的“2010浙江·臺灣經貿文化合作交流活動”上演出,引起強烈社會反響。
“在群眾中影響特別好,現在縣城的廣場上,一到晚上就有好幾百人聚在一塊,放著這個歌舞劇的音樂,跳這個舞蹈,可以說這個舞蹈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廣場劇,已經深入人心大眾化了。”景寧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吳海東告訴記者,景寧縣一開始的想法,就是想通過這臺劇宣傳和普及畬族的傳統文化,從2009年開始,為此已經先后投入了900萬。
“日前,經過浙江省民委、省文化廳對全省民族文藝作品的篩選,最終確定我們縣的這個大型畬族風情歌舞《千年山哈》作為浙江省唯一劇目,去參加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這也算是我們民族工作的一個副產品回報了。”
現在的《千年山哈》已經從一開始的廣場劇轉變為舞臺劇,分為序、傳師、耕山、盤歌、禮嫁、尾聲六部分,增加了故事情節,薈萃畬族最具影響力和文化內涵的歷史傳說、宗教文化、耕獵、茶織、歌會、婚戀等內容,融合畬族山歌舞蹈、工藝建筑、服飾茶藝、體育競技等藝術精華,集中展示畬民情感、文化、宗教、歷史及民俗風情,凸顯畬族人民樂觀、熱忱和創造的性格之美。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演員除了少數幾個領舞的以外,班底幾乎全部是我們從民間抽調出來的,我相信通過這次強化的舞蹈排演,我們也會培養一些畬族舞蹈歌曲的頂梁柱”,吳海東信心滿滿的對記者說,“不但如此,我們還要讓這臺歌舞劇進景區,在景寧常態化下去,讓原來的客人都能通過這臺歌舞劇了解我們畬族,了解我們景寧。”
吳海東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麗水市的領導就非常重視當地畬族同胞的發展,提出向國家申請成立畬族自治縣,“少數民族自治縣有一個條件,就是人口必須要達到總比例的10%,為此市里專門把景寧分了出來”,國家的政策是100萬人口一下的較少民族只能成立一個自治縣,景寧因為申請的早,所以雖然畬族在廣東、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份都有分布,現在也只有景寧成為唯一的一個畬族自治縣,也是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
“現在,國家對我們少數民族這一塊扶持的力度很大,我們先還計劃成立全國畬族文化發展基地,相關關門負責的辦公室已經成立,相信在國家的支持下,我們畬族的各方面發展會越來越好。”

更多新聞
- 走近畬族:《千年山哈》舞出畬族之魂
- 走近高山族:高山族文化在華安得到傳承
- 走近黎族:天涯海角探尋黎族風情
- 走近京族:千年獨弦琴奏出京族幸福生活
- 走近羌族:搶救源遠流長的羌族文化刻不容緩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