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羌族:搶救羌族文化刻不容緩
2011-12-19 19:50: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中國少數民族地圖顯示,生活在北川縣的羌族人約有9萬人,汶川縣有3萬人。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等地。這里的山區產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在這片曾被大自然摧殘過的土地上,勤勞致富的羌人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修筑了新的家園,但由于大量羌族文化遺址和文物在地震中受損嚴重,對于羌族文化的傳承,依然任重而道遠。
編者按:“黨旗漫卷中國紅——走進56個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訪活動采訪團由于道路及行程原因未能到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采訪羌族,了解到這一特殊情況后,羌族自治縣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向記者提供了羌族相關歷史資料,希望能用這些秀麗的圖片和難忘的文字真實地記錄下羌族在10年間發生的歷史變遷。

歡度羌族瓦爾俄足節(楊柏輝 攝)

歡慶羌歷年(楊柏輝 攝)

茂縣白石羌寨——甘青村(楊柏輝 攝)

茂縣曲谷西湖寨參加瓦爾俄足的人們(楊柏輝 攝)

羌紅(楊柏輝 攝)

羌歷年慶祝活動(楊柏輝 攝)

羌年傳承人——肖永慶(楊柏輝 攝)
大眾網12月19日訊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對于今日的北川羌族自治縣來說,經歷了三年前的那場大災難,羌笛今后還有沒有人會吹,有多少人會吹,至今還是未知數。
羌,中國最古老的部落,華夏民族的祖先之一。羌族是我們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羌”原是古代漢人對他們的泛稱。古代羌人并不是單一的民族。周秦以前,他們多在大西北一帶過著游牧生活;周秦以后,逐漸向東南遷徙,其中一支在岷江上游定居下來,形成今天的羌族。
中國少數民族地圖顯示,生活在北川縣的羌族人約有9萬人,汶川縣有3萬人。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余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等地。這里的山區產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在這片曾被大自然摧殘過的土地上,勤勞致富的羌人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修筑了新的家園,但由于大量羌族文化遺址和文物在地震中受損嚴重,對于羌族文化的傳承,依然任重而道遠。
羌族建筑的活化石,源遠流長的羌繡文化
蘿卜寨位于世界遺產中國四川九寨溝、黃龍途中的主干道上,被稱為“古羌王的遺都”。全寨共有200戶2000余人居住,民房均為高土房,二至三層,戶戶相連,層層疊疊,井然有序,環環相扣,整個寨子宛如一座數條街巷的縮微小城,是黃泥羌寨的大型群體,被喻為人類羌族遺跡的活化石。到這里旅游觀光的人,都是沖著對羌族文化的好奇而來的。
據蘿卜寨村支書馬前國介紹,蘿卜寨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黃泥木建筑,羌族風格的羌寨在大地震中全部被毀。地震不僅減少了羌族人口,也令羌族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
但羌族文化的根還在。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大部分羌族人還保持著傳統的民族服飾和生活習俗,衣服上的漂亮圖案都是手工刺繡,那就是羌族刺繡,這些婦女們在勞動間隙完成的民間工藝品,是羌族文化一絕。
羌繡的紋樣顏色豐富,尤其鞋的裝飾特點鮮明,并有男女之分。即使在漢化較重的地區,鞋仍然是服飾的主要內容。羌族稱男鞋為“云云鞋”,女鞋為“尖尖鞋”或“繡花鞋”,均用布料做成,形如小船,鞋尖微翹,鞋底較厚,鞋幫上繡有彩色云紋和杜鵑花紋紋樣圖案。這種既有精神訴求、又具實用性的工藝品,不僅含有祈愿吉祥、追求美好生活的樸實愿望和深層次的象征意義,更反映出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羌族藝術特征,形成獨有的、屬于羌族民族心理的文化品格。
搶救羌族文化行動刻不容緩
“誰也沒想到北川會遭此劫難。這次大地震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中的805件館藏文物全部被埋,無一幸免,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專家也在地震中遇難。羌族文化這次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再不采取緊急搶救措施,中國羌族文化有可能成為絕響。這種口口相傳的文化可能從中國消失。”綿陽市文物局局長王錫鑒面色凝重地說道。
據了解,北川地震不僅使羌族人失去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還使其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墻多處垮塌,城門開裂、變形。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勒石村聚居遺址、克枯棧道、青坡門河壩遺址、石棺葬、無影塔等無不遭到毀滅性破壞。此外,北川羌族博物館、羌族民俗博物館等倒塌,大量文物和羌文化檔案資料被埋或嚴重毀壞,對羌文化傳承影響巨大。
對于羌族文化的受損程度,綿陽市文物局局長王錫鑒反復用的字眼是“毀滅性打擊”,他表示:“比專家們估計的損毀程度還要嚴重得多。”
他解釋說,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區,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總人口16.9萬,其中羌族人口近10萬人,占總人口的近六成,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北川有著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遺產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但這次大地震不僅使得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數被毀,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也在地震中遇難,由于羌族文化主要靠口口相傳,熟知羌族技藝的傳人遇難可能就意味著很多重要的文化因子從此“斷了香火”,所以羌族文化更是面臨著絕響的威脅。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