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即便如此,仍有少數居民沒有及時在拆遷協議上簽字,在與政府的僵持中,這些所謂的“釘子戶”通過網絡向政府發難,憑借“被拆遷者”這一公眾眼中的“弱勢”標簽,引來眾多圍觀者的同情,甚至一度讓政府無所適從,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是政府行為確有瑕疵,還是“釘子戶”們得寸進尺?當越來越多的“釘子戶” 頻頻通過網絡發聲,政府的拆遷行為又該如何應對? 查看詳細
棗莊市薛城區燕山路拆遷牽動著各方神經,其中拆遷戶的態度將決定拆遷的進展,記者14日從拆遷指揮部了解到,目前拆遷區域內的1200多戶居民已經有1100多戶簽字同意拆遷,但仍有少數住戶尚未與政府達成一致,除了同意搬遷和尚未簽字的住戶外,還有部分已經在拆遷協議上簽字的住戶同樣尚未搬走,他們在觀望。
14日的燕山路施工現場并沒有因為小雨而影響拆遷,機器在轟鳴,很多住戶也在圍觀,他們中間有的已經在拆遷協議上簽字,完成搬家,有的則仍在守著自己的房子。
“我已經簽了字,但聽說只要堅持不搬就可能多拿二十萬”,一位甘女士對記者說,她還認真地詢問記者有沒有這種可能,“先不搬,再看看!”她說。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