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成了“香餑餑”
2011-02-12 11:15:00 作者: 來源:濟南時報
今年,農民工變得“奇貨可居”起來,儼然成了“香餑餑”。
記者:劉彪 家鄉:臨沂市沂水縣
春節回老家——— 沂水縣農村過年,在享受與家人團聚的歡樂之余,記者也驚喜地發現,與往年外出打工愁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不同,今年,農民工變得“奇貨可居”起來,儼然成了“香餑餑”。
給記者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家的二叔,他今年都快50歲了,在城市里屬于難找工作的一類人,不過他安土重遷,在淄博一家瓷磚廠工作已10多年。去年,由于節能減排任務重,作為高耗能企業,廠子提前一個月停產休假,他也被迫提前回家過年。
“別看我回家閑著什么也不干,但廠里照常發著工資,一天15元,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都是干多少活給多少錢,不干活不給錢。”二叔說,現在,企業招工難,老板給他們照常發工資,主要是希望來年再回他的廠子工作。去年,二叔的月收入在2300元左右,今年,如果廠子不給提工資到2500元/月,他就準備另謀高就了。
記者兒時的一玩伴沒有考大學,一直在村里的一家酒廠工作,去年的月收入在2100元左右。不過今年,年輕力壯的他不再滿足于這點收入,準備貸款買臺鉆機,跟隨地質隊到甘肅探礦,據說搞好了一年收入20萬元不成問題。他的人生理念是:“打工只能賺點小錢,只有自己當老板才能賺大錢!
準備賺大錢的還有鄰居家的老二,去年,他也在村里的酒廠工作,上海世博會開幕后,廠里為了穩定人心,增加了福利待遇,組織員工分批到上海逛了一圈。不過今年,這點小恩小惠顯然已經不能誘惑老二,今年他準備效仿堂哥,在家養豬,自己當老板,他的堂哥去年養豬賺了10多萬。
至此,記者終于明白各地先后出現“民工荒”的真正緣由了,新生代農民工不再滿足于打工賺小錢,他們更傾向于自主創業賺大錢。
春節回老家——— 沂水縣農村過年,在享受與家人團聚的歡樂之余,記者也驚喜地發現,與往年外出打工愁找不到滿意的工作不同,今年,農民工變得“奇貨可居”起來,儼然成了“香餑餑”。
給記者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家的二叔,他今年都快50歲了,在城市里屬于難找工作的一類人,不過他安土重遷,在淄博一家瓷磚廠工作已10多年。去年,由于節能減排任務重,作為高耗能企業,廠子提前一個月停產休假,他也被迫提前回家過年。
“別看我回家閑著什么也不干,但廠里照常發著工資,一天15元,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都是干多少活給多少錢,不干活不給錢。”二叔說,現在,企業招工難,老板給他們照常發工資,主要是希望來年再回他的廠子工作。去年,二叔的月收入在2300元左右,今年,如果廠子不給提工資到2500元/月,他就準備另謀高就了。
記者兒時的一玩伴沒有考大學,一直在村里的一家酒廠工作,去年的月收入在2100元左右。不過今年,年輕力壯的他不再滿足于這點收入,準備貸款買臺鉆機,跟隨地質隊到甘肅探礦,據說搞好了一年收入20萬元不成問題。他的人生理念是:“打工只能賺點小錢,只有自己當老板才能賺大錢!
準備賺大錢的還有鄰居家的老二,去年,他也在村里的酒廠工作,上海世博會開幕后,廠里為了穩定人心,增加了福利待遇,組織員工分批到上海逛了一圈。不過今年,這點小恩小惠顯然已經不能誘惑老二,今年他準備效仿堂哥,在家養豬,自己當老板,他的堂哥去年養豬賺了10多萬。
至此,記者終于明白各地先后出現“民工荒”的真正緣由了,新生代農民工不再滿足于打工賺小錢,他們更傾向于自主創業賺大錢。
王靜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