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辛振東 日喀則報道
“術后第一天,膝蓋幾乎就能彎曲達到90度了,疼不疼???來伸直?!?月20日,記者見到羅次時,他正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中心醫院的病房里,接受來自青島市市立醫院康復科醫生的康復治療。雖然是右側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第二天,但羅次的右側膝蓋彎曲已經幾乎可以達到90度,術后恢復非常好。
今年57歲的羅次來自日喀則市謝通門縣查布鄉,因為常年放牧,他的雙腿都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日常走路都十分困難。2023年8月,在青島援藏工作組的帶領下,羅次前往青島市市立醫院接受免費左側膝關節置換術。而這次,他又在“家門口”的桑珠孜區中心醫院免費做了右側膝關節置換術。羅次之所以能夠在“家門口”做手術,還要從一個公益項目說起。
時間撥回到三年前,青島援藏干部組在幫扶過程中發現,受高原地理氣候等條件影響,骨關節病是當地高發疾病。但受限于高原醫療條件限制,大部分患者無法及時得到治療,不得不常年拄拐生活。為此,在青島援藏干部組的推動下,先后4批次共25名藏族同胞從西藏前往青島,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成功接受了免費手術治療,重獲健步新生。
然而,對于身患骨關節病的藏胞來說,前往千里之外的青島治療,依然有諸多不便。2023年9月,青島市市立醫院聯合青島市紅十字會成立“山海相擁,大愛同行 ‘高原疾病’救治公益項目”。該項目成立當月,青島市市立醫院便派出了20人的醫護團隊奔赴西藏日喀則,為身患嚴重骨關節病的藏胞進行手術。手術時為了不受高反影響,主刀醫生都是一邊吸氧一邊進行手術,拖著長長的吸氧管的主刀醫生,被藏族同胞親切地稱為“辮子醫生”。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辮子醫生”們在3天的時間里,成功為20名藏胞完成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創下了當時日喀則市同類手術的歷史記錄,青島“辮子醫生”的事跡也在當地傳播開來。
時隔不到一年,6月18日,青島市市立醫院醫護團隊再次來到西藏,繼續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中心醫院為藏胞開展手術?!斑@次的醫療組由骨科團隊、麻醉團隊和康復后勤保障團隊三個部門共21名醫生組成。我們首先從桑珠孜區中心醫院提供的患者資料中篩查出了五十多名病人,同時我們在青島市市立醫院組成專家組,對篩查后的病人進行遠程會診。通過遠程會診,我們認為這次有27名病人比較適合手術?!鼻鄭u市市立醫院骨關節外科主任戴世友告訴記者。
6月19日,青島市市立醫院骨科專家于騰波、戴世友、胡光亮各率領一支團隊投入到高效的連臺手術中。三天的時間、三個專家團隊、三個手術間,專家們吸著氧,手術一臺接著一臺地做。專家們用高超的醫技和默契的團隊配合,為27名藏胞順利實施手術,除了3臺髖關節置換手術外,其余24臺均為膝關節置換術。
至此,青島市市立醫院醫療團隊在不到一年內兩次奔赴西藏,在高原完成47臺骨關節手術,加上此前赴青島手術的25名患者,青島援藏工作組協調組織的“高原骨關節病救治項目”共為72名藏族同胞圓了“健步夢”。

責任編輯:姜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