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對于剛剛揭曉的本屆百花獎評選結果和金雞獎提名,不少電影人和電影觀眾紛紛提出質疑。 有人認為,本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同時頒給3部影片,有“分豬肉”之嫌。他們認為,百花獎評選采用的是觀眾投票的方式,因此去年內地票房第一的反腐大片《生死抉擇》獲得最佳影片獎是眾望所歸的,但《漂亮媽媽》上映以來,觀眾反應一直很冷淡,該片在香港放映時,曾出現(xiàn)只有一名觀眾到場觀看的尷尬局面。去年鞏俐在南寧憑《漂亮媽媽》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時,就受到普遍質疑。同時,不少人也認為,去年票房第二、深受觀眾喜愛的馮小剛影片《一聲嘆息》再次被踢出百花獎,可能與馮小剛“封殺”金雞獎有關,是組委會有意不讓馮小剛出現(xiàn)在本屆電影節(jié)的領獎臺上。 對于本屆金雞獎提名,電影界人士反應更為強烈。不少人表示,“專家口味怎么離觀眾越來越遠?獲得提名的多數(shù)影片都是我們沒看過甚至都沒聽說過的電影!”的確,獲得本屆金雞獎重要獎項提名的多數(shù)影片,都是沒有正式在全國公映過或者票房業(yè)績很差的影片。而今年在國內叫好又叫座的熱門影片如《我的兄弟姐妹》《刮痧》等,都沒有取得任何獎項的提名。一些電影界人士認為,這樣“脫離觀眾、自以為是”的專家評獎,會削弱金雞獎在廣大觀眾中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在不少人為《我的兄弟姐妹》、《刮痧》等電影叫屈的同時,這些影片的導演和制作人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刮痧》導演鄭曉龍表示,自己是拍電視劇出身的,對電影圈的事情了解不多,也不太在意得不得獎。他認為,現(xiàn)在電影評獎并不看重它是否受到觀眾歡迎,所以《刮痧》不拿獎情有可原。何況影片藝術生命力的長久與否,存在于觀眾的口碑之中,并不是得獎就能說明問題的。 今年曾創(chuàng)下國產片票房最高紀錄的《我的兄弟姐妹》也與本屆百花獎無緣。為此,中國影協(xié)解釋說:金雞獎不是票房獎,而是強調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tǒng)一。《我的兄弟姐妹》在參加初選時,專家認為該片雖然票房好,但在思想性和藝術質量上沒有達到應有水準,所以在初選時就被淘汰了。而《我》片導演俞鐘認為:“如果‘金雞獎’這樣漠視市場、漠視電影人的努力,對媒體和觀眾的反應如此視若無睹,這種獎不得也罷,沒有什么值得遺憾的!”俞鐘還表示,他明年不會再參加“百花獎”的評獎了,他對這些評獎已經失去了信心。(方正 吳世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