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時間,廣電總局剛下達了要整頓主持人隊伍的條令,要求主持人的普通話不能帶港臺腔,以及家鄉話;還要規定主持人的發型,著裝等等。每過一段時間整頓一下隊伍,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即可以提高主持人素質,也可以淘汰一些濫竽充數的人。尤其是現在主持人的著裝是應該好好規范一下。
不過有一點稍微有些困惑,關于普通話的問題。自從大陸開放以后,很多港臺明星來大陸發展,不管是演員也好,主持人也好,給電視電影都帶來了一些新鮮的東西,后來慢慢的很多內陸本土演員也開始模仿港臺明星的說話方式,這一度使我很不能接受。但是不得不承認,港臺的主持風格確實有它的吸引人之處,尤其是臺灣的國語,說的非常好聽,加上主持風格活潑,大膽,每每看陶子主播的娛樂新聞總是覺得很暢快淋漓,心情大好。當然內陸有很多主持人模仿的不到位,感覺就想吃多了鹽找不到水喝一樣的讓人厭煩,稍微收斂一下也是應該,只是完全杜絕了是不是有點一棍子打死的意思,那些精華還是應該保留的吧。
除了港臺味道,現在內陸也出現了很多具有個人風格的主持人,比如劉儀偉,何炅,李霞等等。劉儀偉的普通話說的不好,他的四川味很濃,長相也不夠靚,但就是這樣的特點才使他沒有花瓶的感覺,具有本土辣辣的味道。很多人不喜歡何炅,他太活潑了,有的時候確實很象一個蹦蹦跳跳的少年,但是他給人的感覺是機智幽默,反映迅速,即使那些討厭他的人,在看到他幽默的主持以后一樣會開懷大笑,反感歸反感,不影響主持的成功率。這樣的主持人通常都是在娛樂戰線上活動的,既然不與嚴肅和國家榮譽密切相關,為什么不能讓各種風格的主持方式一并存在?更何況,帶地方口音難道說的就不是中國話了?那么好主持人的標準是什么,觀眾喜歡,他就是了。
現在廣電總局這樣的規定一下來,仔細想想,以后電視上的主持人都將是一副新聞聯播的嚴肅面孔,操一口打死也不會有感情的標準普通話,那么生活中要缺少多少樂趣,象我這種很少看電視的人,以后可能也就上上互連網,反正那些有點意思的事情都給規定掉了,更無所謂看不看了。
liuy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