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保險的”政協委員李培增
2011-12-19 12:18:00 來源: 我要評論
[提要] 12年前的他,只有中專學歷,修過家電、賣過醬油醋、干過裝修,但他又天生耐不住“寂寞”,1999年10月,他選擇了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工作——保險公司業務員。親戚朋友曾對他投來異樣的目光,就連街頭碰面時再平常不過的幾句寒暄也似乎變了味道。
12年前的他,只有中專學歷,修過家電、賣過醬油醋、干過裝修,但他又天生耐不住“寂寞”,1999年10月,他選擇了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工作——保險公司業務員。親戚朋友曾對他投來異樣的目光,就連街頭碰面時再平常不過的幾句寒暄也似乎變了味道。
12年后的他,早已走出了農村的平房,在縣城買了樓房和汽車,孩子也享受到了跟城里孩子一樣的教育。當然,令他自己感到最自豪的成就是,2007年他被選為陵縣政協委員。在當選的188個政協委員中,只有他是“跑保險的”。
12年保險路,他用真心和汗水換來個人生活條件的節節拔高。12年保險路,他也見證了商業保險在一個縣城的發展歷程。
李培增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業務經理。1999年,他還是奔波在保險一線的普通業務員;2007年,他被推選為陵縣政協委員,熟悉的朋友有時會開玩笑地喊他“跑保險的政協委員”。
◎“不受歡迎”的保單成為客戶的護身符
上世紀90年代末期,“保險”這兩個字眼,從大都市吹到了一個小縣城,老百姓初接觸,對它似懂非懂。但一聽說要交錢才能被保險,大都撇撇嘴。“那時,能在縣城住的,大都是捧著鐵飯碗的公職人員,或是國企的職工,他們對商業保險沒有需要。”1999年入行干保險的李培增,覺察到這一點后,把眼光投向了農村。“當時農民的生活水平遠不如現在,對保險的認知度不高,意識也很淡薄,保險營銷員們的工作并不好做。”但李培增還是憑著對工作的滿腔熱情簽下第一份保單。“第一份保單的客戶是一位蔬菜商販,是我用長達三個多月的時間和四十多次的上門交流換來的。當時跟客戶聊天時,他透露出因為自己的生意性質,經常吃不好睡不好,身體出毛病也是常事。”李培增說,客戶剛開始對保險還是強烈的抗拒。但經過多次交流,蔬菜商販被李培增的真誠所打動,出于對其個人的信任,這名商販為自己和妻子每人辦理了一份年繳兩千元的重大疾病保險。“這份保險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被他們所淡忘,但四年后,這份保單卻為他們換回了救命錢。”李培增說。四年后的一天,這位客戶的妻子因腦血管疾病后遺癥,生活不能自理,而那份曾經有點不情不愿簽下的保單竟為他們換回了幾萬元的理賠款。“當年多虧小李堅持給我做工作,現在的生意這么不好做,家里又攤上了這樣的疾病。如果不是有理賠款,我的孩子連學都上不成了。”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久,但這位客戶在接受采訪時,話語間仍然充滿著對李培增的感激。
◎收入不再是工作的唯一理由
幾年后,隨著業務的熟練和人脈的積累,從李培增手中做出的保單越來越多。也有很多客戶因意外導致家境中落,而后又獲賠,熱淚盈眶,這讓農民家庭出身的李培增深深意識到了保險的意義所在,也不由自主地給自己背負上了重要的責任。李培增在選擇客戶時,開始漸漸趨向于生活較為困難的家庭。
2006年冬天,李培增曾歷經數次波折做過一個66元的意外保單,這筆業務其實只能為他帶來4元的收入。“這位客戶是神頭鎮的一位農民,家境貧困,只靠二畝多地生活,30多歲才結婚,在投保的前一年摔斷了腿。意外,對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為了讓這位客戶規避更多的風險,李培增先后多次騎著摩托車頂著嚴寒和風雪往返于縣城與神頭鎮之間,動員客戶參保。在客戶簽單的那一刻,李培增的心里也輕松了許多。4元錢的收入根本不值得一提,他只是覺得自己為這個貧困的家庭建立起了風險防護墻,所以一切辛苦都值得。“保險應為最需要保障的人提供一份呵護。即使最初不被理解,我還是要堅持。”李培增的話語中透出幾分堅定。
◎保險員被人們推選為政協委員
1996年李培增工作的這家保險公司只有7名員工,1999年來公司的李培增成為當時的拓荒者之一。“我工作第一個月的工資是200多塊錢,現在我每月能拿到七八千元。”李培增深知,工資增長的背后是客戶和業務量的增加,也是保險行業已慢慢被人們所接受的標志。“原來到戶家,人家貌似在聽,實際心里在想‘這人咋還不走?’”從業多年的他,對人們參保意識的變化深有感觸,“現在我們在上門談業務,客戶會認真一直聽下去,而且會提出很多問題。拜訪結束時,客戶也會很友好跟咱說‘再見’。”
帶著感情和責任奔走在保險一線的李培增,于2007年被推選為陵縣政協委員。出于對生命安全的呵護與關懷,他提交了一個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提案,如《搞好陵縣北環路域開發,打通智勝故里綠色通道》、《提高用工待遇,建設和諧陵縣》、《南融北接,建設陵縣經濟干線》…一份份提案凝聚著李培增的博愛之心,也對改善群眾生活和促進陵縣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