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提問:
十七大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新概念,并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新概括和新提法有什么重要的意義?
省委黨校劉淑珍教授解答:
十七大鄭重鮮明地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對其作出了高度評價,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體系是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理論的最新科學概括,是黨的十七大對新時期發(fā)展建設的一項歷史性重大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念的出爐十分及時,也十分必要,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第一,從理論上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成功地概括包容了新時期我黨的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思想,又為將來不斷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理論預留了空間。改革開放以來,我黨社會主義理論發(fā)展的速度之快、成果之多、影響之大,在歷史上從未有過。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層出不窮。理論多了,自然需要理順。那么,用什么樣的宏大概念加以整合呢?最佳的選擇無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科學稱謂。自從黨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成為我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的主題詞和關鍵詞。到了十七大,黨中央在關于黨的“偉大旗幟”即指導思想、共同理想、前進道路和奮斗目標的問題上,正式闡明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內涵,把近30年來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全部偉大成果集中起來,歸結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可以說,這一理論體系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唱響了時代的最強音。與此同時,這一體系還具備了理論發(fā)展的開放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隨著實踐的發(fā)展,作為經驗總結的理論也會相應地與時俱進,理論創(chuàng)新的成果會越來越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概念,就可以將以后不斷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理論都包括進去。
第二,這一體系的正式提出對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期新的歷史起點上統(tǒng)一認識、統(tǒng)一行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意義重大。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也已步入了改革發(fā)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中,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改革中的一些矛盾在方方面面中凸顯出來,再加上國外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不斷滲入,各界人民的社會主義信念正在受到不斷的沖擊。可以說,21世紀上半葉,黨和國家會面臨一系列的新挑戰(zhàn),人民的思想會收到國內外種種錯誤思潮干擾。這種情況下,確實需要一套強有力的理論體系來整合一個又一個的戰(zhàn)略思想,形成巨大的合力,進一步凝聚黨心民心,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引導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把我們的偉大事業(yè)更加順利地推向前進。所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念的提出對于我們進一步抓住21世紀上半葉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和應對前所未有的新挑戰(zhàn),排除各種“左”的和“右”的錯誤思潮、錯誤傾向的干擾,進一步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航船破浪前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是經受過實踐檢驗的真理。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必將引導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不斷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它不僅為社會主義在中國的進一步開拓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同時也為世界社會主義擺脫困境、向著健康方向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
上一條:孫春山: “旗幟·道路·理論體系”的含義及關系
下一條:劉淑珍:深刻理解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即“十個結合”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