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北京市通州區一處農業大棚內,工作人員正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推介瓜果。為進一步加強網絡主播職業道德建設,規范從業行為,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當日共同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明確在直播中不得出現的31種行為,同時還將建立健全網絡主播信用評價體系。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6月22日,北京市通州區一處農業大棚內,工作人員正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推介瓜果。為進一步加強網絡主播職業道德建設,規范從業行為,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當日共同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明確在直播中不得出現的31種行為,同時還將建立健全網絡主播信用評價體系。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6月22日,北京市通州區一處農業大棚內,工作人員正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推介瓜果。為進一步加強網絡主播職業道德建設,規范從業行為,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當日共同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明確在直播中不得出現的31種行為,同時還將建立健全網絡主播信用評價體系。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6月22日,北京市通州區一處農業大棚內,工作人員正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推介瓜果。為進一步加強網絡主播職業道德建設,規范從業行為,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當日共同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明確在直播中不得出現的31種行為,同時還將建立健全網絡主播信用評價體系。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