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日前公布了近期肉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此次在流通領域共抽查北京市
39家肉制品生產企業的40種產品,結果7種不合格,抽樣合格率為82.5%。有關部門對不合格產品已采取封存、扣押等措施,嚴禁其流入市場,并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生產企業進行處罰。
肉制品是指以鮮、凍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選料、修整、腌制、調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和包裝等工藝制成的肉類加工食品。此次抽查的檢驗項目包括蛋白質、復合磷酸鹽、亞硝酸鹽、胭脂紅、菌落總數、致病菌等。抽查發現的主要質量問題有:
一是復合磷酸鹽含量超標。復合磷酸鹽是一種國家標準限量使用的添加劑,它在肉類加工中是一種保水劑,但長期過量食用復合磷酸鹽可能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抽查發現,西單上海華聯超市(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和平里商場經銷、標稱北京中原肉聯廠生產的“佳輝”牌烤腸(300g/根,生產日期為2006年2月1日),北京天超倉儲超市有限責任公司第十三分公司經銷、標稱北京順強肉食廠生產的“順強”牌廣味香腸(不定量包裝,生產日期為2006年1月21日)等復合磷酸鹽含量超標。
二是微生物超標。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人如果食用了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的食品,易引起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抽查發現,北京稻香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和平里店經銷、標稱北京雙益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醬牛肉(散裝,生產日期為2006年2月16日)中大腸菌群不符合標準要求。
三是蛋白質含量未達標。蛋白質是反映肉制品品質的指標,產品中瘦肉添加量多,蛋白質含量就高,否則蛋白質含量就低。抽查發現,北京家和通融超級市場有限公司北京站分公司經銷、標稱北京天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福天華”牌火腿腸(不定量包裝,生產日期為2006年2月6日)不符合標準要求。此外,北京家和通融超級市場有限公司北京站分公司經銷、標稱北京天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福天華”牌火腿腸(不定量包裝,生產日期為2006年2月6日)經檢驗胭脂紅、淀粉含量也不符合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