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疫苗賭局揭秘:圈錢是最大目的
2012-01-30 14:13:00 我要評論
來源: 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提要] 現任某醫療領域基金公司高管Jam聽到近期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事件后,大笑后調侃道。隨后,這個海歸基金人士向記者描述了他在中國疫苗業的8年“游戲史”。
“現在還炒疫苗項目?我們幾個圈內人士3年前就不再碰這個玩意了,沒意思,都是浮云。”現任某醫療領域基金公司高管Jam聽到近期重慶啤酒的乙肝疫苗事件后,大笑后調侃道。隨后,這個海歸基金人士向記者描述了他在中國疫苗業的8年“游戲史”。
在2003年放棄了美國某大型醫療機構的高薪職位后,Jam回國后欲在國內的生物醫療界闖出一番天地,他創立了一家理財顧問公司即現有的基金公司,并選擇了與一名來自知名證券機構,且具有醫學博士學位的高管作為合作伙伴。
很快地,他們開展了第一個投資項目某知名藥企的疫苗項目。Jam告訴記者,剛開始他對國內的疫苗項目產生巨大的興趣,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中國有龐大的疫苗市場,一支疫苗的利潤并不多,但只要市場推廣能成功,利潤很誘人。“我想任何一個投資者對于疫苗項目的沖動都是類似的。”Jam說。
由于在海外有過生物醫藥開發的經驗,所以Jam深知一切都要基于研發成功并能順利通過多重的臨床實驗。在剛開始的合作中,Jam由于并不熟知國內的疫苗開發情況,所以長期跟隨其合作伙伴,考察公司、到實驗室看成果展示等。在最初的三個項目中,Jam及其團隊都能順利斬獲,而均是出于市場利好消息不斷,激發了股價的增長所致。
從各機構的公開數據可查得,在2003年,Jam入市的時期正處于帶疫苗項目的機構被券商頻頻看好的時期。
但Jam告訴記者,一件事改變了其對疫苗項目的認識。Jam一度打算與某醫藥高校合作,并從早期開始培育某預防型疫苗,但卻遭到國內合作伙伴的反對,直至其中一位高管拍著桌子對Jam呵斥道:“你不要以為我們真的希望疫苗項目的成功研發和推廣,那只是一個幌子,短時間內能成功圈錢才是我們要的。”Jam無奈地對記者說,他的說法十分極端,在資本圈內并不多見,但也不少見。
后來Jam明白了國內券商和基金在疫苗項目面前的奇怪舉動。例如,只是通過財務報表或者產品宣傳分析該企業疫苗項目的盈利點和增長趨向,而剛開始就只會致電該企業或研究機構了解最新進展以及中途遇到的問題,隨手就能洋洋灑灑地寫出萬字調研報告,因此那些廣為傳播的報告都是利好消息占據主要位置,而存在的不利情況則輕描淡寫或直接忽略。
此外,研發團隊的素質也令Jam質疑其項目成功的可能性。Jam表示,也許他所見到的只是少數個案,但足以讓他產生了被騙的感覺。
他指出,所謂的專家手上帶有多個項目,在一些疫苗研發項目中真正操作的并不多,一些關鍵的實驗部分竟然交給普通大學的學生去做。“到底誰去確保項目的過程,都不得而知。只知道項目研發的多位負責人與機構的合作關系十分密切。”Jam說,此外,國內的疫苗研發階段以及市場的投資行為缺乏有公信力且權力足夠大的第三方機構監督。
讓Jam覺得納悶的是,不論是科研開發方還是股市投資者都有堅韌不拔的超強耐力,那就是,即使項目幾近宣布失敗也不愿撤資。Jam說:“在美國,一旦權威機構宣布了項目失敗或者能成功的可能性低于一定幾率,科研方以及投資機構都不會做出過多的期許,然后會投入新的項目。”他指出,這在剛開始看來是十分殘忍的,但這是一種短痛的合理投資行為,特別是涉及人類基因疾病方面的領域。
但國內情況卻不是這樣,Jam告訴記者,他發現很多投資者都會說同一句話:“大機構都還沒有撤,也許還有機會。”以示他們所得到的內幕的真實性,但最終卻導致大家不停地投錢,為一個假餅投錢。
更多新聞
- 專家稱康菲10億賠償背后存兩大疑問
- 2011年理財產品不保本 許諾成空終"坑爹"
- 中國舉重隊教練猝死背后:唯金牌論不息
- 教輔書同質化嚴重 過半系“剪刀加漿糊”
- 公務員輔導班遍地開花亂象叢生 專家稱不可迷信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