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面子消費" 網(wǎng)購名牌包裝袋裝假包
2011-11-22 07:04:00 我要評論
黃沖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關鍵詞:
面子 高仿品 面子消費 網(wǎng)購 80后
[提要] 調查發(fā)現(xiàn),青年“面子消費”不僅限于有錢人,城市白領乃至新生代農(nóng)民工,都很熱衷為“面子消費”買單。”
[提要] 調查發(fā)現(xiàn),青年“面子消費”不僅限于有錢人,城市白領乃至新生代農(nóng)民工,都很熱衷為“面子消費”買單。”
漫畫:郝延鵬
“如何用最少的錢擁有一個名牌包?方法就是一個高仿包+一張購物小票+一個名牌包紙袋。”眼下,一些人買不起名牌產(chǎn)品,就購買一個名牌產(chǎn)品的紙袋,用來裝東西滿足虛榮心;名牌產(chǎn)品的購物小票、說明書、吊牌等,在網(wǎng)上也明碼標價,銷量不錯……
這類消費行為不完全是為了實際需要,更多是出于炫耀和滿足“面子”的目的,因此被稱為“面子消費”。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wǎng)和新浪網(wǎng),對1104人進行一項調查顯示,84.2%的人確認,身邊年輕人的“面子消費”現(xiàn)象普遍。受訪者中,“70后”占31.5%,“80后”占44.0%。
“哥買的不是紙袋,而是面子”
記者在一家著名購物網(wǎng)站看到,各種名牌包裝袋、配件應有盡有,涵蓋了愛馬仕、卡地亞、普拉達等一線品牌,價格在2~200元。在一家號稱出售“奢侈品專柜紙袋”的網(wǎng)店,中小號紙袋全新的要100元,八成新的要30元,但都已沒貨。一些經(jīng)營高仿品的店鋪,也在搭售高仿紙袋,這種組合很受買家歡迎。
一個購買了“路易威登”高仿紙袋的買家說:“禮品袋跟專柜的一樣,用來裝東西倍兒‘拉風’,好像自己真買了個‘路易威登’一樣!”
網(wǎng)友“怦怦和皮皮”說:“哥買的不是紙袋,而是身份、心情和面子。”
如今,“面子消費”、超前消費在不少年輕人中,已經(jīng)司空見慣。國內某汽車網(wǎng)站的一項調查顯示,“80后”正在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新生力量。半數(shù)左右“90后”、“80后”在30歲之前已買車或計劃買車。
對于“面子消費”,調查中,48.4%的人表示“鄙視”;39.9%的人表示“同情”;36.5%的人感覺“憤慨”;30.3%的人表示“無所謂”;5.1%的人表示“認同”。
兩年前,在一個省會城市經(jīng)營服裝生意的張咪和老公“裸婚”,但很快就在親友的壓力下,在市中心按揭買了一套住房,又迫于小老板的“面子”,貸款買了一輛中檔轎車。逢年過節(jié)開車回家,父母很滿意,在同齡人中也很有“面子”。
“可我們就屬于那種有車有房有事業(yè),腰包里卻一分錢都沒有的群體!”他們做生意的本錢是向銀行和朋友借的款。現(xiàn)在張咪跟老公月收入超過2萬元,但既要供車供房,又要還借款,“外表看起來風光,誰知道背后的心酸?”
調查中,72.1%的人反對青年進行“面子消費”。
湖北大學大一新生童坤發(fā)現(xiàn),班里大多數(shù)同學早已人手一臺筆記本,沒有的同學就感覺很失落,都在催爸媽趕緊給自己買。他還發(fā)現(xiàn),大家穿衣打扮也越來越講究品牌。有人實在買不起,就去網(wǎng)上買高仿品,價格能便宜一半以上。
“面子消費”最容易出現(xiàn)在哪個領域?調查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服飾”(75.3%)、“禮品”(60.7%)、“汽車”(59.5%)。接下來依次是:電子產(chǎn)品(55.6%)、餐飲(50.5%)、煙酒(49.5%)、化妝品(43.9%)、文化娛樂(26.9%)。
72.2%的人認為“面子消費”是因為社會盲目崇富
為什么青年喜歡“面子消費”?調查中,72.2%的人認為是“社會盲目崇富、炫富”;59.2%的人認為是“拜金主義影響”,58.4%的人認為“我國文化傳統(tǒng)就是‘好面子"。
“80后”白領單秀琴說,高消費與低收入的對比,確實讓人活得很壓抑。可現(xiàn)在很多人都以貌取人,比如到商場買衣服,如果穿得普通,營業(yè)員都不怎么過來招呼,很傷自尊。
童坤說,其實很多消費都是出于同齡人的壓力。他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生會干部、班干部,一般都家境不錯。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往往不夠自信。他覺得,人們之所以追求“面子消費”,是因為社會貧富有差距,進行炫耀性消費至少可以在表面上看起來平等。“就好比一個人穿高仿品,別人乍一看和正品一樣,就能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孫時進教授指出,一些青年喜歡面子消費、超前消費,是跟從小沒得到尊重有關。他們想找出一種最簡潔的方式,讓別人尊重他。現(xiàn)在社會的評價標準太單一,給青年的一個誤導是要彰顯自己,只能依靠物質。他們就通過消費的方式,比如買名牌,來感受到體面和別人認可,同時填補空虛。商家的炒作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利用人性的弱點大發(fā)其財。
對于“面子消費”的原因,43.3%的人表示是“消費與享樂、地位、身份等緊密相連”;38.9%的人認為是“商家制造噱頭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38.3%的人認為是“所謂成功人士的示范效應”;35.5%的人表示是“從眾心理所致”。
調查發(fā)現(xiàn),青年“面子消費”不僅限于有錢人,城市白領乃至新生代農(nóng)民工,都很熱衷為“面子消費”買單。調查中,40.2%的人認為“中等收入者”更容易出現(xiàn)“面子消費”;其次是“有錢人”(36.8%);12.8%的人選擇了“低等收入者”。
具體身份上,52.4%的人認為“城市白領”更易出現(xiàn)“面子消費”;46.8%的人認為是“富二代”;15.3%的人認為是“新生代農(nóng)民工”。35.9%的人表示“哪個群體都有”。
對這個數(shù)據(jù)結果,孫時進表示認同,“中等收入者處于有點兒錢,但還需要不斷奮斗的處境。在奮斗階段,要的就是‘面子’。他們出于炫耀、從眾、社交等動機,對‘面子消費’的需求不斷增加”。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副所長楊春學研究員認為,青年“面子消費”是受了不良社會氛圍影響。政府和官員起到了很壞的示范作用,他們講排場、追求“面子”。很多所謂“成功人士”也是這樣,影響了整個社會的消費風氣。目前不少中等收入者,都敢用一個月工資買一件衣服。
“月光族”消費的不僅是自己的未來
青年“面子消費”過度會帶來什么影響?76.7%的人認為會“形成攀比之風,降低社會幸福感”;69.1%的人認為會造成“透支消費,不利于自身未來發(fā)展”;58.0%的人指出會“造成社會浪費”。
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高山說,現(xiàn)在很多家庭條件普通的年輕人也進行“面子消費”,是因為名牌在他們看來通常代表了地位、身份,得之則心情舒暢,不得便自慚形穢。長此以往,會讓人過于現(xiàn)實和功利,讓整個社會都物欲橫流。
調查顯示,僅4.0%的人認同青年“面子消費”“會拉動內需,有利于經(jīng)濟增長”。更多受訪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58.3%的人擔心“與自身收入水平相背離的消費觀,讓經(jīng)濟存在隱患”;49.1%的人認為會“出現(xiàn)泡沫消費”;39.9%的人擔心會導致“生產(chǎn)力向奢侈品集中,忽視對生活必需品的生產(chǎn)創(chuàng)造”;33.8%的人認為“長期來看不利于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增長”。
“這對于我國長期經(jīng)濟增長沒有好處。”楊春學直言:第一,一些青年熱衷的名牌,很少有民族品牌,這會導致本國產(chǎn)品缺乏創(chuàng)新動力,只好通過冒牌、貼牌的方式來生產(chǎn);第二,這種消費行為,不利于我國的資本積累。“月光族”把未來的收入都預先通過貸款等方式透支了,他們消費的不僅是自己的未來,也會大規(guī)模地減少總體儲蓄,這對于國家資本積累非常不利。
楊春學認為,要減少這種現(xiàn)象,關鍵是轉變社會風氣。政府官員要起到示范作用,當政府官員還在以貌取人、講“面子”、講排場時,就不能要求普通人改變自己的行為。
在孫時進看來,“面子消費”不完全是壞現(xiàn)象,但要有一個分寸的把握。適度消費是有必要的,關鍵是怎么引導出真正的品味。最重要的還是人的精神層面和心理的成長。大家要建立“自覺”,知道自己到底為什么要買這個東西。“現(xiàn)在很多人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問題了,為什么《喬布斯傳》在中國更熱?就是因為這種人活在自己思想里、傾聽內心的聲音,大家其實已經(jīng)有了這樣的渴望。”
“不能讓‘面子’綁架了生活!”江西某高校工作人員、“80后”韋瑋說,蘇軾曾說“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些人衣著樸素卻一樣自信滿滿,因為真正的面子要靠自己的才學和道德贏得,表面的榮耀和身份,統(tǒng)統(tǒng)都是浮云。
王曉亮
更多新聞
- 年輕人"面子消費" 網(wǎng)購名牌包裝袋裝假包
- 艾滋病患者街頭征集微笑 先后5次丟工作
- 公務員被警察推倒當街死亡
- 人口專家:10年后中國將有3000萬男光棍
- 灣仔碼頭速凍食品檢出葡萄球菌
相關閱讀
我要評論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jīng)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