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李洪鵬
半島記者 劉丹陽
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本科畢業后沒有選擇進入社會。有觀點認為,“逃避式考研”如今成了許多大學生的新動向,他們考研并不是為了深造,而是因為還沒有做好步入社會的準備,還想在學校中再“混”幾年。真是如此嗎?
“逃避”標簽有失偏頗
有觀點認為,“考研熱”的背后是年輕人對于“就業難”的恐慌,不僅如此,還造就了“考證熱”、“考公熱”。但這些類似的現象由來已久,并非今年才有。不可否認,的確有一部分人在大學期間對自己的人生缺乏規劃,畢業時就業壓力“撲面而來”,因此選擇通過考研、讀研來做緩沖。
微博網友“檸檬不甜但很酸zzz”說:“好像真如你所說,是逃避式的,現在考上了,依舊很迷茫。”北京某高校研二學生牛曉閑坦言,某種程度上,自己選擇讀研也是一種逃避。“我覺得我有一種‘預先失敗’的心理吧。我的學校保研率比較高,半數以上的人都會讀研,如果我不讀研就會覺得迷茫。”她說。
但是,這并非“考研大軍”的全部面貌,用“逃避”給考研群體貼標簽,顯然有失偏頗。
讀研之前,牛曉閑曾在本校任輔導員,做了兩年的學生工作,她很理解學生們的迷茫與焦慮,“我們院系準備考研的學弟學妹們,因為不想就業而讀研的確實有。”在她看來,多數大學生的心理年齡遠沒有達到可以進入社會應對風雨的程度。“現在就業的學歷門檻水漲船高,北京又是個高校云集的地方,找工作碩士起步,讀研也是為了能夠到北京的‘水平線’。”因此,雖然很多人讀研是一種逃避,但這種“逃避”并不消極,而是在為日后蓄力,增加競爭的籌碼,這本身也是一種好事。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認為,造成“考研熱”的原因是很復雜的:一是本科教育大眾化,本科生在就業市場上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二是家庭條件比較富足,不需要他們賺錢養家;三是高校專業設置、招生規模與市場需求不匹配、不對稱,使得人才市場供過于求,“專業對口”成了一種奢侈品。王教授還提到,現在考研的學生中,女生居多,這與就業市場的性別歧視關系也很大,迫使女生不得不通過獲得更高的學歷來填補性別帶來的差距。
比就業更艱難的選擇
其實,比起就業,考研并不是一個輕松的選擇,甚至更為艱難。一方面,在缺乏目標和規劃的時候,備考學生并不能很好地調整心態,也很難堅持下去;另一方面,如果只是為了逃避社會而選擇考研,一旦考研失敗,又錯過了找工作的黃金時間,面臨的壓力會更大。
除了應屆畢業生考研外,每年還有許多人是“二戰”,甚至“三戰”,也有人是在工作多年后又重拾考研決心。比起應屆生,他們考研就意味著要放棄平穩的生活現狀,重新回到學生時代,如果沒有成熟的想法和明確的目標,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許鈞是青島一名媒體從業者,他的工作以醫療健康類的涉醫報道為主,今年秋天,他就要辭職去北京大學讀健康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許鈞大學的時候就想讀研,那會兒沒有考上,工作后也沒有放棄這個想法,但卻一直在猶豫和糾結,“新聞學的學習與實踐有很大脫節,再回去讀新聞學的話,對我來說其實沒有實質上的改變。”
得知北大開設了“健康傳播”專業,仔細了解后,許鈞覺得這個專業與自己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比較對口。他表示,可能因為考研不是唯一選擇,對考不考得上不會像應屆生那樣在意。但是,由于還有工作在身,精力分散,學習常常力不從心,也會感到非常焦慮。“理想和人生規劃參半吧,更多的是對自己的不滿。”許鈞說。
談及逃避,許鈞認為,“在眾多的逃避方法中,考研是一個最能讓自己內心感到心安理得又能給父母一個交代、不被父母‘拋棄’的選擇。”因為,只要自己選擇了考研,無論考研的動機如何,考研本身畢竟還是一件正能量的事,父母師長、身邊的朋友大多不會反對,而是會鼓勵和支持。
當直播備考走紅b站
早8點,“呆西要長大GreatUp”像往常一樣打開了她的直播間,然而,作為“女主播”的呆西不打游戲也不唱歌,甚至聊天互動都幾乎沒有,她直播的內容是自己考研學習的過程。
對于很多人來說,備考復習往往意味著閉關,意味著孤軍奮戰、挑燈夜讀,很少有人會將直播間與考研聯系起來,但如今像呆西這樣的學習主播,并不在少數。據嗶哩嗶哩網站(以下簡稱“b站”)官方數據,過去的2018年,b站有146萬小時、103萬次的學習直播。直播觀察曾對學習直播做過一個抽樣調查,在下午5點,b站學習板塊共有637個學習直播房間,其中帶有“考研”標題的有153個,占比25%,包含醫學考研、法學考研、藝術考研、計算機考研、文學考研等多種專業的內容。
原本以動漫番劇、游戲、綜藝、搞笑視頻剪輯等內容著稱的b站,學習類直播如今卻成了他們的第三大板塊。這或多或少顛覆了許多人對“宅男宅女”們的認知:這些常被人認為是逃避社會、沉迷游戲和番劇、終日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原來也這么熱衷學習。
打算考北大心理學碩士的呆西,偶然在直播間看到了有人直播學習,當晚就失眠了,“很快我就買了設備開始直播。”如今,呆西已經堅持直播了7個月,“我直播的初衷就是為了增加學習時長,找人監督我,鍛煉一下意志力,找一起學習的小伙伴。”通過直播,呆西認識了許多不同的人,他們并不是學霸,但都很努力,很積極。“有個今年高考的粉絲,一直跟我的直播跟到高考結束,還給我發來了感謝信。”呆西興奮地說。
談及考研的動機,呆西直言自己的確有逃避找工作的想法,但是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別的原因。遠非“逃避”二字就可概括。“我既想逃避上班、也特別喜歡心理學、而且我不愿意做低等的、重復的、無聊的工作。而且,我有學歷崇拜,我喜歡有頭銜的男生。”呆西認為,考研的動機有千百種,“如果考研只是為了不想工作,那么最終也會中途放棄”。
記者手記 借考研重整行裝再出發
每個人成長的速度是不同的,有人早慧,有人晚熟,有人希望自己快一點成熟,在社會的熔爐中歷練,推動自我的成長,也有人愿意拉長求學期的進度條,保持一種謙遜稚拙的赤子之心,好好沉淀自己。
在過去,年輕人面臨的環境和家庭壓力迫使他們趕緊成熟,大多早早地扛起了肩上的責任。而如今,更包容、寬松的環境,讓年輕人擁有了選擇自己人生進展速度的權利,也擁有了沉淀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這是社會進步帶來的福利。因此,沒有規劃好人生與未來而選擇考研深造,是“逃避”還是“良策”,值得商榷。在對自我認知不清晰的狀態下,不盲目進入社會,而是選擇給自己一個喘息、思考的空間,未嘗不是一個理性智慧的選擇。
近幾年,國外一直流行大學生畢業后給自己一個“gap year(間隔年)”,用來學習、旅行、思考,讓自己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后再進入社會。從“考研熱”“逃避式考研”等現象來看,國內年輕人確實需要這樣一段“間隔期”。與其倉皇上陣,不如重整行裝,讓自己的人生更為從容。
王忠武教授表示,就考研本身來說,有機會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是一件對自身發展有利的好事,值得鼓勵,但最好還是要對學術研究有些偏好和興趣,否則即便考上了研,過得也十分痛苦。“人的價值,還是要靠創造與貢獻去實現。”他說。
或許,我們真正要杜絕的,是盲目從眾卻又不努力奮斗,因為這樣的考研,只能淪為一場自我感動式的表演。人生進度可以有快有慢,但只有將人生的遙控器把握在自己手上,緩沖才有意義。
山東本科批次錄取結束。部分藝術類高校及專業(含山東省屬高校招收公費藝術類專業師范生);市級政府委托高等院校培養師范生[詳細]
新華社解剖山東企業新思路定制紙杯比超市賣得便宜一半,定制相冊30元包郵,5盒名片只要19元……,8月1日,新華社《中國經濟新亮點》欄目聚焦山東企業的新思路——隨著智能手機和數字化閱讀的普及,包裝、洗印等行業日漸消沉,位于山東省濟南市的山東世紀開元電子商...[詳細]
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泉城共話臍帶血領域最新進展。本屆大會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主辦、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承辦[詳細]
青島去年吃掉30萬噸"洋水果"。就在隨后的一個月時間里,青島流亭機場海關已驗放通過青島空運口岸入境的進境鮮水果貨包機9架,共計106批次、714噸的進口鮮櫻桃進入百姓餐桌[詳細]
據山東省畜牧總站對全省26個集貿市場價格定點監測,7月22日至7月28日,山東省生豬平均價格為19.17元/公斤,同比回升49.77%,環比回升0.31%。進入8月,豬肉需求將逐步增加,但出欄量環比將繼續下降[詳細]
山東10家省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附詳細崗位表近日,10家省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濱州學院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70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