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菏澤張媛媛
大眾網·海報新聞單縣7月11日訊(記者 張寧 見習記者 王碩 付洪強)近日,垃圾分類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垃圾到底該如何分,不少網友表示頭疼。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山東省單縣的農村采訪發現,相比于上海對垃圾的“干”“濕”“可回收”“有害”之分,這里率先推出的農村垃圾分類,只分為可漚垃圾、不可漚垃圾兩種,村民對垃圾的識別度很高,且已經實現循環利用。像上海大媽上街教市民垃圾分類一樣,這里也選出了“街長”,手把手教村民對垃圾分類。
垃圾分為可漚、不可漚,村民稱已經習慣
7月9日下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單縣龍王廟鎮劉土城村,道路兩側一棵棵枝繁葉茂的綠化樹將干凈整潔的路面籠罩著,使熾熱的夏天增添一絲涼意。每隔百十米擺放著的藍色垃圾桶點綴其間,家家戶戶門前側放著綠色小垃圾桶,道路兩側的墻體畫被綠化樹遮擋著,卻依然透露著鮮艷的色彩,墻體的顯眼處張貼著“說文明話 做文明人 來劉土城村的親戚朋友請不要亂扔垃圾!謝謝合作”字樣的宣傳牌。曾經這里是全縣環境衛生評比排名中倒數的村莊,如今這里卻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垃圾分類正是使劉土城村變美的法寶之一。
家家戶戶門前擺著綠色垃圾桶
據劉土城村黨支部書記劉洪啟介紹,在接觸垃圾分類之前,村民對垃圾分類沒有概念,雖然街道上也擺放著垃圾桶,但村民都是將所有垃圾全部丟進垃圾桶,盡管清運及時,依然會有一些遺留物在垃圾桶內發酵,冬天還好,一到夏天各種垃圾混合在一起,氣味特別難聞,也易滋生蚊蟲。
“以前刮風時到處是漂浮物,現在全村實行垃圾分類,習慣了干凈,看見垃圾就撿起來。別說街道上有兩種垃圾桶,就連我們廚房門口也擺著兩種垃圾桶,一個是可漚垃圾桶,一個是不可漚垃圾桶,垃圾分類對于我們村來說已經習慣了。”村民孫月榮坐在樹蔭下自豪地說。
14位街長手把手教村民,鄉村夜話時間也講垃圾分類
2018年12月2日,一場會議使劉土城村打響“垃圾分類第一槍”。“最難的是剛開始,村民對垃圾分類沒有認識,那個時候的衛生就是干部干、村民看。”劉洪啟說。村內家家戶戶門前擺有一個綠色的小垃圾桶放可漚垃圾,每五戶居民共同使用一個大的藍色垃圾桶放不可漚垃圾。為了讓村民進一步認識到垃圾分類,百姓從村內干部、黨員、教師等中選取宣傳員、街長,加強管理,監督指導責任街巷的環境衛生,14條街,共選出14位街長,手把手教村民如何對垃圾分類。
可漚垃圾池
發酵后的有機肥施用在西瓜地
“街長每天對垃圾桶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有分錯垃圾的,教學街長召集垃圾桶戶主,將垃圾倒在地面上,親手撿垃圾,重新對垃圾分類。同時為村民講解什么是可漚垃圾,什么是不可漚垃圾,將垃圾分類后會有什么好處,時間久了,村民被感動了,也意識到了垃圾分類的好處,便自覺地對垃圾進行分類。”劉洪啟告訴記者。
除了教好村民垃圾分類,劉土城村還每天利用鄉村夜話時間進行專題培訓,“我們今天上的什么課?”“大家學到了什么?”“什么是可漚垃圾?”“什么是不可漚垃圾?”這些問題對劉洪啟來說是培訓班的必出題。
在村頭的兩座漚糞池旁,劉土城村黨支部副書記劉凱告訴記者,村內可漚垃圾每天都有人負責運到此處,經過一段時間發酵成有機肥后,村民可免費拉走施用莊稼,不可漚垃圾則拉到鎮上的垃圾站。“漚糞池內已經拉走兩批發酵好的有機肥,均施用在西瓜地,呈現了很好的效果。垃圾運輸費、人工費,加上可漚垃圾產生的有機肥,我們村一年能節省近20萬元。”劉凱說。下一步,漚糞池將加蓋上塑料棚,防止雨淋,增加熱度,加快發酵速度。
分類模式已全縣推廣,村里的垃圾外運總量減了8成
為了保證垃圾分類長期進行下去,垃圾分類宣傳員每天帶著擴音器在街道上進行宣傳。“現在負責村里衛生的村民都是義務勞動,村民看到垃圾,也會主動將垃圾丟至垃圾桶。負責打掃衛生的村民每天4點多就開始巡邏打掃衛生。”劉洪啟說。劉土城村的目的不止是讓大家將垃圾分類好,更重要的是培養大家有一個美的思想,增強民心、聚民心一直是劉土城村的奮斗目標。
單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磊對垃圾分類深有感觸,他表示,垃圾分類是個“硬活”,是衡量、檢驗和鍛煉提升村級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組織力的一項工作;是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的抓手,是建強一個支部的好途徑。通過垃圾分類,群眾的手動起來了,心熱起來了,村民有了價值感,榮譽感,內生動力激發出來了,集體主義意識得到增強;在樂于奉獻的同時,群眾的幸福感增強,干群關系融洽,進一步提高了村級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
據了解,截至目前,單縣已經在全縣97個行政村進行了推廣試點,推廣率達20%,共建設漚肥池280余座,配備分類垃圾桶5萬余只,新增垃圾分類轉運車28輛,各村每月可減少垃圾外運總量的80%以上,節省了大量的垃圾轉運和處理成本。
數說2018年山東外貿百強企業“成績單”數說2018年山東外貿百強企業“成績單”[詳細]
“電子駕駛證”來了。山東駕駛員可在線申領,全省通用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從山東省公安廳獲悉,即日起,山東駕駛員可在線申領“電子駕駛證”[詳細]
》(以下簡稱《計劃》)了解到,山東將聚焦群眾就醫難點問題,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比如對就診檢查排隊問題,《計劃》提出大力發展基于新興技術的服務流程再造,...[詳細]
濟青高速22個收費站即將封閉,繞行方案看這里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從山東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根據濟青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施工總體安排,經過專家論證,近期將實施臨時交安設施撤場工作,撤場期間施工路段道路封閉。二、封閉施工路段(一)青銀高速公路青島主...[詳細]
山東這家省屬事業單位招聘370人,趕緊來報名。(一)招聘崗位和人數根據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2019年省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有關問題的通知》(魯人社發〔2018〕66號)要求,結合工作需要,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詳細]
車輛逾期未檢未報廢,山東這15家運輸企業被約談7月11日,山東交警曝光一批2019年以來全省逾期未報廢、逾期未檢驗重點車輛所屬企業名單,山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對這15家運輸企業進行了集中約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