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07:39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
2019年7月11日消息,山東日照。每個人都可能有一種家鄉情結,特別是對于那些在外打拼,并且有一定成就的人,故鄉的貧富,會時刻牽動著他們的神經。今年43歲的張永現(右一),就是這樣一個對家鄉特別關心關注的人。9年前,他從青島返回山村老家,在一片荒山上種植藍莓,帶領300多戶老鄉致富,如今合作社成員年總收入達500多萬元。張永現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龍山鎮張家村人,他初中畢業后,就像大多數農村年輕人一樣,懷揣著夢想,從農村來到了城市打工。到了青島后,在親戚的幫助下,他先后在工廠打過工,干過廚師,開過飯店,后又轉行經營著一家貿易公司。農村孩子身上特有的吃苦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頭腦靈活、敢想敢干,經過多年的打拼,張永現積累了一定的財富資本,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每次回家,家鄉一直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十幾年前我出去時是什么樣,現在還是老樣子。”張永現說,看到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而家鄉的發展卻很慢,讓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張永現心里一直憋著一股勁兒,通過什么方法能夠讓自己的家鄉發展的快些呢?于是他四處考察適合家鄉發展的路子,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種植藍莓收益比較高,比較適合山區農村!昂颓鄭u農業大學下基地的時候,看到藍莓的效益比較好,就回來看看家鄉能不能種藍莓。”張永現介紹,他對老家的土質進行了檢測,發現正好適合種藍莓,所以他就決定通過發展藍莓種植,帶領老鄉們一起致富。當時藍莓種植是一個比較新的項目,鄉親們對這個項目不了解,所以很難接受。張永現首先說服了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家里一畝多地上種植藍莓作為實驗,第三年就收益了2萬多元。如果管理好的話,每畝收3000多斤藍莓果,就按平均10元一斤算的話,也有三萬元收入。看到種藍莓比種普通的農作物強多了,鄉親們主動加入了藍莓種植的行列。張永現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并承諾不管市場行情如何,他都用保護價收購農戶的藍莓果,解除了農戶的后顧之憂。經過幾年的發展,張永現成立的藍莓種植合作社,已經吸納了周邊刁家莊、孫家莊子、王家山,任家口、范家莊、柏崖、小北山等數10個村莊的300個多個種植戶加入,每戶平均增收2萬多元,使鄉親們走上了發家致富的路子。9年的時間轉瞬即逝,如今的藍莓種植已經步入正規,還有更多的農戶不斷地加入這個行列。張永現介紹說,現在藍莓種植基地是青島農業大學有機果蔬試驗基地,精品采摘園內有杜克、藍豐、喜來、萊克喜、米斯提等十幾個藍莓品種。幾年前,藍莓種植區還是一片荒山野嶺,無水、無電,更沒有路,而現在路通了,有電了,水能直接通到了山上。每年到了藍莓盛果期,藍天映碧水,鳥語伴果香,吸引了大批本地或青島、臨沂等周邊縣市的游客前來采摘游玩、品味農家生活。每年的六七月份,在藍莓采摘盛果期,張永現吃住在山上,聯系客戶、安排采摘、裝車發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得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上床休息。多年的辛苦付出,如今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藍莓種植戶跟著他掙到了錢,而他也在2017年新型職業農民現代農業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了“優秀獎”,還被評為日照市“好青年”。張永現說,返鄉帶領老鄉們種植藍莓致富,過程雖然很辛苦,非常曲折,但是看到老鄉們掙錢了,他自己心里也非常高興。他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鄉村振興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