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毛德勛
作為改革開放的主陣地,開發區多年來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隨著時間推移,其自身積累的矛盾問題越來越多,效率不高、能力不強、活力不足……問題的“根子”,就在于行政化的管理與運行模式。
矛盾和問題是改革的起點。堅持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我省在《關于推動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稱“意見”)中給出一系列真金白銀的好政策、好路子,對開發區機構職能體系展開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改革提供了指南。
讓開發區瘦身強體、輕裝上陣
相當一部分開發區比照行政區設置機構規格;70%以上的開發區與所在鄉鎮(街道)未明確劃分職能,管委會承擔大量社會事務……這樣的行政化管理與運行模式造成開發區效率優勢損耗嚴重。據介紹,我省首先著眼于推動開發區管委會“瘦身強體”。
“開發區亟須進行新一輪深層次改革創新,意見吹響了該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省委編辦主任劉維寅指出,一是推動職能配置實現“兩剝離、一加強”,即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剝離開發運營職能,加強落實發展規劃、推動政策落地、協調服務企業、促進產業發展等經濟管理職能;二是在機構設置上突出精簡高效,建立更加符合開發區發展需要的組織架構,讓開發區聚焦主業、“輕裝上陣”。據介紹,省委編辦將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擔當作為、狠抓落實,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機構職能編制的具體配套政策,指導推動各市創新開發區管理體制,加快制定管委會權責清單,厘清其與地方政府的事權關系,扎實推進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取得實效,充分發揮開發區優勢。
在省政協副主席韓金峰看來,意見的出臺不僅是我省一項重大改革創新事項,更是山東打基礎、謀長遠,拿出政治擔當直面矛盾、敢于“捅馬蜂窩”的典型代表。從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到整合歸并內設機構等,目的都在于打破多年來的慣常運作模式,讓開發區集中精力主攻高質量發展。圍繞更好落實意見內容,他指出,一方面要著眼于界定好開發區與地方政府的功能定位,實現“相互促進”而非“兩張皮”;另一方面,瘦身強體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陣痛”,要注重風險評估與防控,以務實穩健方式化解各類利益沖突,為改革減少阻力。
意見不搞“一刀切”,對一些重要問題只做方向性、原則性指導,這點讓威海市委書記王魯明印象十分深刻。“瘦身強體是規定動作,但具體怎么做,給各個開發區留有很大靈活性與回旋余地,具體操作方法上也是如此。”他表示,落實意見的過程中,各地必然會遇到許多實際問題,這種“余地”和“靈活”,更便于各地嘗試探索。同時他建議,適當采取分類考核,為“后進變先進者”給予特別的獎勵措施,進一步提升各地“刀刃向內”推進改革的積極性。
體制更活,機制更優
一直以來,開發區前行的每一個步伐,都充盈著體制機制創新的力量。本次改革中,打破常規、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同樣是焦點、重點和難點。
“開發區積累的矛盾問題突出表現在功能定位不準、動力活力不足、質量效益不高、引領作用不強。”在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張型成看來,這些問題集中指向體制機制不活,而改革勢在必行。特別是在當前,我省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開發區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其體制機制創新比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更為緊要。
“意見抓住了開發區體制機制活力不足這個關鍵和核心問題。”莒縣縣委書記孟青說,我省聚焦開發區主責主業,回歸本位,推行“管委會+”等多種形式的管理體制,并提出了一系列新舉措、新要求,其中很多措施在全國屬于首創性改革,體現了省委、省政府抓開發區改革的決心和魄力。
“研究開發區的改革創新,實際上就是研究如何更好釋放山東高質量發展活力。”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介紹,寧陽縣等一些地方已經在探索“管委會+公司”模式,從這些改革實踐看,意見非常切合山東實際,下一步關鍵就是“比實干、賽實績”,實事求是抓好落實。
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注意到,這次開發區改革,還明確提出創新財稅政策的若干舉措,重點是實施開發區稅收增量和土地收入返還政策,加快形成開發區發展越快、質量越高,得實惠越多的財稅利益分配格局,充分調動開發區建設發展的積極性。他認為,返還開發區的土地收入,一定要重點用于產業發展、科技創新、雙招雙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這有利于形成正向激勵循環,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劉興云介紹,下一步省財政廳將堅決貫徹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發揮好財政對開發區改革的“助力助跑”作用,不折不扣落實財稅支持政策,及時制定配套措施,確保改革落實落地;配合做好開發區畝均稅收等“畝產效益”評價,強化質量效益導向,促進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加強對市縣財政部門的分類指導,督促各地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做好財稅政策落實工作。
為“天才之火”澆上“利益之油”
“人是激發活力的根本前提,體質機制改革了,人員隊伍也要更新,不能‘只換湯不換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廳長梅建華說。釋放開發區的改革創新活力,核心在人,關鍵在人,難點也在人。
做好“人”的文章,我省將圍繞“干部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探索建立激勵競爭的干部人事制度。其中引入競爭,尤其是推行全員崗位聘任制,引發廣泛關注。據介紹,目前我省開發區實行全員聘任制或部分聘任制的僅占24.1%,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根除痼疾,小修小補不管用,得動“大手術”。我省將推行全員崗位聘任制、末位淘汰制,建立“以實績論英雄”“憑能力定崗位”的管理機制。“有能力有想法的人留下,不適合繼續在園區工作的離開,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隊伍專業能力不強、結構老化、人才流失的問題。”臨沂市市長孟慶斌說,“更為重要的是,全員聘用的推行將大大拓展開發區的用人視野,園區招聘范圍擴展至全市、全省乃至全國。”
放開搞活薪酬,意見瞄準為“天才之火”澆上“利益之油”。煙臺市市長陳飛介紹,他在青島高新區工作時曾有過用市場化手段招人的經歷——以聘任制公務員的方式聘得金融、生物方向兩名專業人才。“2014年,人才年薪20萬,比我這個管委會主任高出一倍,按理說不錯了,但聘期三年,人家干了一年就走了。”他至今感到很惋惜,“問題出在哪?還是在于當時缺乏頂層設計,人才來了顧慮多。”
如今,我省提出開發區薪酬總額與經濟發展、稅收增長、輻射帶動作用等掛鉤,一般按不超過當地同條件機關工作人員收入的2倍來掌握;對特聘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實行特崗特薪,開發區吸引高層次人才能踏踏實實放開手腳了。
“2倍,對比全國各地開發區1.5倍左右的標準,我們的步子不小。不過具體落實中薪酬要跟績效掛鉤,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能變成普漲工資,這樣才能真正調動人的積極性。”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說。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從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7月1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暨暑期運行圖,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新圖開行列車總對數將達到409對,比調整前增加7對。通過增加普速列車,更大限度地優化列車運行,進一步滿足聊城、菏澤...[詳細]
山東5城市排名后20位。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今年1-6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詳細]
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30萬元。而被告山東騰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其運營的網站首頁顯示有“騰訊傳媒”、“騰訊集團”字樣,該網站“DM廣告”點擊進入發現,被告所做的廣告設計中使用“騰訊傳媒”、“騰訊百事通”字樣且突出使用“騰訊”二字[詳細]
濟南垃圾曾經分類過。最早一批試點小區現狀探訪[詳細]
山東一女教師用課本抽打學生丟“飯碗”,被ps進班級畢業照近日,五蓮二中兩名學生逃課,其班主任隨后用課本抽打兩名學生。青島出臺辦法把戒尺還給老師2017年,青島市政府發布地方性規章《青島市中小學校管理辦法》,《辦法》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中小學校對影響教育...[詳細]
小區建筑節能改造有質量問題。“在質保期的范圍內,出現問題我們將隨時通知施工單位進行維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