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李潤杰
前不久首汽在濟南推出200輛共享汽車后,濟南本土共享汽車平臺喜爾客接著跟進,增加投放150輛汽車。24日上午,江淮新能源和山東喜爾客共享汽車舉行了交車儀式。這樣,喜爾客共享汽車數量達到300輛,直營網點也在不斷增加,并將在高新、章丘、長清大學城增加網點。
注冊會員8000多人日均300多單
下載APP定位尋車、自助取還車、按用時和公里數計費……共享汽車的使用方法和共享單車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濟南市民對共享汽車這種模式認可度越來越高。”山東喜爾客共享汽車副總經理劉繼偉表示,自去年12月底開始運營以來,喜爾客注冊用戶達8000多人,日均訂單量超300單,并且最近兩周訂單量在增加,最多時每輛車一天平均8單。此次交付的共享汽車是江淮iev6e,還配備車載影音娛樂系統,7英寸懸浮式電容大屏,倒車影像及導航系統,可全方位滿足用戶的日常出行需求。
“使用共享汽車明顯要比打車便宜很多,深受年輕人喜歡。”劉繼偉說,喜爾客按照“實際行駛里程(公里)+實際使用時間(分鐘)”的方式計費,租期小于一分鐘的按一分鐘收取。最低消費價格為5.94元,每公里收取0.98元,每分鐘收取0.1元。以從濟南西站到機場為例,路程大約45公里,開車需要60分鐘,打車需要100多元,而使用共享汽車差不多60元就可以。
高新、章丘、長清大學城將增加共享汽車取還點
目前喜爾客共享汽車已在萬達、奧體、機場、高鐵站、和諧廣場、洪樓商圈、泉城路商圈、大明湖景區等核心繁華區位設立了近百個直營站。
劉繼偉告訴記者,他們共享汽車的網點還是比較少,市民取還車還是不方便。從會員反饋的信息來看,使用共享汽車的大都是年輕人,高新區企業多,章丘、長清大學城學生多,而這些區域公交車還沒有全覆蓋,年輕人又多,有時候不得不乘坐“黑出租”。考慮到這些因素,他們會增加這些區域的布點。其中,高新區將實現1公里范圍內有共享汽車取還點,打造1公里生活圈。
按照計劃,6月底前,喜爾客共享汽車將達到600輛,直營網點上百個,年底前,喜爾客車輛有望達到2000輛。他們還將根據用戶需求,引入B級車、大巴車,車型也將多樣化。
劉繼偉說,他們還將建立自有充電站,設立洗車點、咖啡屋等方便市民。
共享汽車品牌間處于相互學習階段
說到共享汽車,就不得不提到其他共享汽車品牌。除了喜爾客、首汽,濟南市場上運營的還有佳駕出行和中冠出行等品牌。2017年下半年,巴歌出行、易開出行和藍狗等共享汽車品牌都想進入濟南,但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未落地或者進展緩慢。
共享汽車品牌這樣多,會不會出現激烈的市場競爭,并增加城市擁堵。劉繼偉表示,目前濟南市場上共享汽車數量少,網點少,常常出現無車可用的情況。雖然品牌多,屬于競爭對手,但平臺各有各的優勢,處于互相學習階段,尚談不上競爭。
“我們共享汽車不是增加城市擁堵的,而是想通過智能共享用車模式,緩解市區道路擁堵問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升車輛循環使用效率,真正解決老百姓出行難、停車難的問題。”劉繼偉說,目前濟南市民基本上每家都有一輛車,主要是上下班使用。一輛共享汽車的理想狀態是滿足10戶居民使用,屆時一輛車就可替代10輛車,道路會變得更通暢。
26日,記者從山東省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7μg/m3,比國家下達任務降低了4μg/m3。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管言明介紹,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山東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詳細]
記者從省審計廳獲悉,日前,我省2018年省級預算執行審計全面啟動,將重點對省財政廳具體組織預算執行情況、省發改委參與預算資金分配情況、全省地方稅收征管情況、省直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情況、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等展開審計。 [詳細]
《濟南市人口發展“十三五”規劃》近日出爐。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將達到770萬人,城區常住人口規模達500萬人以上,邁入特大城市行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3%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詳細]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與云河都市研究院共同編制的《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正式公開發行。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排行榜顯示,北京蟬聯綜合排名榜首、上海位居亞軍,深圳排名第三。[詳細]
” 在觀察患兒沒啥問題后,趙奎發又背起藥箱,騎上摩托車趕往裁縫峪村,給一位83歲、子女均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送藥。手術后家人心疼趙奎發,想讓他趁著生病歇歇,但是他閑不住,稍微舒服一點就到衛生室,坐在那張年歲久遠的桌子前,給病人問診、開藥。[詳細]
濟寧新聞網訊近日,鄒城市鳧山街道城管執法局的工作人員在鳧山北路巡查執法的過程中撿到了一個黑色挎包,卻一直沒有等來失主,希望我們大家能幫忙找一找。城管執法局鳧山分局的城管隊員們用執法記錄儀拍攝的視頻顯示,當時他們在巡查執法,當巡查鳧山北路時發現了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