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王曉亮
責任編輯:劉美顯
臘月二十二,李村大集年前的倒數第二個集。為了這次大集,張永喜提前一天就準備好了幾箱盛放香油的空油瓶子,半斤裝的和一斤裝的瓶子全被貼上了商標,碼得整整齊齊;經過沉淀的香油裝滿了鐵皮桶。

張永喜向記者展示早年的人工撴子
早上五點,天還是烏黑,張永喜一家就開始忙活了。前一晚準備好的瓶子、裝滿香油的鐵皮桶、磨芝麻醬的石墨、撴香油的大鍋和機器、用來封口的煤球爐子等全都被搬到店鋪外,井井有條的放著。“年前的大集就剩兩個了,趕集的人肯定多,得提前準備好,不能關鍵時刻掉鏈子。”張永喜說著話,手上的活兒也沒停下,不斷地將裝好的麻醬和香油一字排開擺放在店鋪外的桌子上。一切準備就緒時,已經六點,集市上的小販也都陸陸續續趕來,或精心地擺弄著自家的東西,或和其他攤販聊著在沙子口、浮山所等大集趕集的收獲。

機器撴子打香油
大集上開始嘈雜起來。張永喜打開機器,石磨開始運轉,撴香油的撴子開始上下起伏,不一會,濃濃的芝麻香味和香油味便撲鼻而來。他死盯著撴香油的大鍋,還時不時拿起放在大鍋旁的一個不銹鋼勺輕打油面,把漂浮著的小氣泡打碎,“出油泡會影響出油率。”談起磨香油這門老手藝,張永喜滔滔不絕:“小磨香油香不香,最重要的有三點,一是芝麻要好,要用國內產的一年一季的芝麻;二是炒芝麻時的火候和時間要把握到位,芝麻炒到呈咖啡色才行;三是撴香油時,芝麻醬和開水比例要一絲不差,比例多或少都會影響出油率和香油的口感。”

張永喜向記者展示早年的人工撴子
上午八九點,大集上的人氣便開始膨脹,張家香油鋪子前的吆喝聲在空中飛起。“來一瓶芝麻醬、一瓶花生醬、兩斤香油!”“好嘞——”“來三斤香油!”“好嘞——”張永喜的老伴扯著塑料袋幫顧客裝麻醬,張永喜家的小媳婦則熟練地舀起一勺賣了三十多年的香油,蓋好蓋子,放上膠帽,然后在身旁的小火爐上轉上一圈,僅用十幾秒的時間就將一瓶現磨香油包裝完畢。“一斛半斤,兩斛一斤,都不用稱。我爹在這里干了三十年,保質保量。”張家媳婦汪盼盼笑著說。
三十年的誠信和堅持,換來了張家香油的金字招牌。1986年,張永喜和二哥張永芳從德州來到青島打拼香油市場,一年后,老大張永嶺和老三張永剛也追隨他們來到青島,自此,張家的祖傳秘制香油開始在青島生根發芽。李村大集沒搬之前,在李村大集東側,河道北側就能看到“張永芳香油坊”“張永喜香油工作部”“張永嶺香油鋪”等幾個簡陋的牌子。正是這幾個牌子養活了張家四兄弟,老大、老二、老四在李村大集常年開鋪,老三則在沙子口扎營,農歷逢二、逢七李村大集時,他又會回來和兄弟們一起賣著他們祖傳秘制的香油。如今,大集搬遷,大集西北口處,張家香油鋪的幾個牌子依舊醒目。
在張永喜看來,搬遷后的李村大集更像是農貿市場,環境好了,管理規范了,可年味還是有一絲欠缺。“在河底大集,那可是人擠人,大伙都拔不開腿。不過也能理解,需要時間緩沖嘛。好在我這‘油香不怕巷子深’,很多老顧客也都慕名而來。”正說著話,一位老顧客來到店里,和張永喜熟絡的聊起來。馬先生開車專程從李滄趕來,一口氣買了20斤香油,“平常都在他家買,很正宗。這次多買點,打算過年回家送給親戚朋友們嘗嘗。”
據張永喜說,他所在的那個村基本家家戶戶都是以香油生意為生,他們四兄弟做香油的手藝源自他的曾爺爺,至今已經傳了四代人。現在,他的老伴、兒子、兒媳和一個近親都在店里幫忙。“如今很多環節都是機械化操作,解放了不少人力,也比以前省事省勁了。”據張永喜回憶,早些年在河底大集剛安定的時候,每到年集,都會有幾個人留守,剩下的人便去趕場子,沙子口大集、浮山所大集、鄭莊大集他都去過。因為需要人工操作,通常全家人沒進臘月門就開始忙活,有時候為了準備第二天上集的東西,通常都是一宿不睡。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三四百斤香油。張永喜想起以往趕年集的日子,不禁感慨,“如今,有了自己的門頭房,攢了不少回頭客,也不用再四處顛簸了,但還是忙忙活活的。不過,忙年忙年,忙起來才叫年嘛!”(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余瑞新)
在不踏實了一年多之后,濟南的水果商販李欣終于可以踏實下來。李欣也不是沒想過找個固定的攤位,來好好經營自己的水果生意,但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結果。李欣很中意這個位置,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有一個固定的攤位,而且還是自己的“對立面”城管給找的。[詳細]
世界技能大賽被稱為全球技能界的“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各領域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水平。山東省代表隊15名參賽選手經過第一階段的封閉式集訓和緊張的“對決”,共有7個項目、7名選手勝出,拿到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第二階段集訓門票,繼續參與2017年10月在...[詳細]
為進一步做好非師范類畢業生就業工作,省人社廳等部門在“山東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上開展了非師范類畢業生就業情況調研工作。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創業困難集中在“缺乏創業經驗”、“個人能力不足”和“資金匱乏”三個主要因素,比例分別為 52.73%、50.33%和 43...[詳細]
1月23日,鐵路春運進入第11天,濟南鐵路局客流發送量持續平穩,沒有較大浮動,客流以返鄉旅客為主。青島至北京、上海、濟南、榮成方向還有部分剩余票額,南寧、成都、南昌、蘭州、西寧、銀川、包頭、深圳、廣州、魯西南等方向均已無票或只剩站票發售。[詳細]
年關將至,22日,記者從濟南天橋區城管執法局渣土科了解到,2016年,渣土科攻堅克難,實現了自2011年12月份以來,連續61個月全市渣土綜合整治考核成績第一名。2016年,天橋渣土科累計檢查渣土運輸車輛十萬余臺次,立案查處無手續夜間施工和渣土處置工地62件,受理數...[詳細]
跨省長途線路從正月初三陸續恢復運行,但是大約要在初七之后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對于即墨、萊西、膠州、平度四條流水發車線路,春節假期期間的發車計劃也有較大調整,由流水發車改為定點發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