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回收過半簽約者不執行 廚師稱沒有
2012-05-07 06:56:00 董惠 來源:齊魯晚報 我要評論
[提要] 4日,記者以工作人員身份,跟隨金信達工作人員,對于部分餐飲單位進行了暗訪。王娟說,不僅不少已簽訂協議的餐飲單位不配合,而且現在在濰坊城區轄區內也有不少餐飲單位拒絕簽訂廢棄油脂統一回收協議。

4日,在漁夫碼頭門口,金信達工作人員正在挖地溝油。 本報記者 董惠 攝
本報濰坊5月6日訊(記者 董惠) 自去年5月6日起,濰坊指定企業統一回收地溝油,至今已滿一年。6日,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濰坊中心城區已有200余家餐飲單位與指定回收企業簽訂了回收協議,首批40家單位也獲得“廢棄油脂處置簽約單位”稱號,但仍有百余家企業在應付了事,其中至少50家從未給過廢油。
濰坊奎文環衛處副主任董青告訴記者,濰坊指定一家專門利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濰坊金信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統一回收處理濰坊轄區的餐廚地溝油,以減少或避免地溝油的非法流失。而且為簽訂協議的餐飲單位辦理《廢棄油脂處置證》,統一配備了廢棄油脂運輸車輛及回收人員服裝等。對于廢棄油脂回收情況,金信達公司定期向環衛部門上報,實現雙向監督,防止地溝油回流。
濰坊金信達公司地溝油回收市場部經理王娟介紹,自從去年5月以來,越來越多餐飲單位開始支持地溝油的統一回收,地溝油處置也在濰坊十二縣市區中全面推開。“每天的回收量也從最初的200斤增長到600斤至700斤”。
盡管如此,城區也有200余家餐飲單位雖然簽訂了回收協議,其中一些單位卻沒有實質行動,一直在應付。王娟稱,其中有些酒店雖然給了廢油,表面看起來也是滿滿的一桶,但撩開表面的一層,酒店卻在油桶油層下面灌上水。有的酒店甚至直接把金信達統一配備的桶改成垃圾桶。有的酒店因為利益驅使仍然將廢棄油脂倒賣給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
“現在很多酒店的保安往往是給一盒煙就讓‘游擊隊’進入酒店收油。”王娟說。
記者調查>> 到酒店收廢油,廚師稱沒有
4日,記者以工作人員身份,跟隨金信達工作人員,對于部分餐飲單位進行了暗訪。
記者來到位于濰坊市東風街與濰州路附近的吉祥大酒店。酒店前臺工作人員說,負責廢棄油處理的劉廚師不在,并表示目前沒有廢油。
下午4時許,記者跟隨工作人員再次來到吉祥大酒店,并見到了劉廚師。劉廚師說,“我們基本上沒有廢棄油脂,只有些油渣子”。
隨后,工作人員跟隨劉廚師進到酒店廚房,剛進入廚房門口,記者就看到地上放著兩盆油,其中,一盆呈醬黑色,另外一盆上面黃澄澄一層,下面有不少沉淀。
工作人員指著其中一盆烏黑的油問劉廚師那些油最后打算怎么用?劉廚師說,這些油都還會用,但至于怎么用,劉廚師未給出答案。
金信達一位楊姓工作人員稱,按照吉祥大酒店的情況看,他跟附近的一些中型酒店經營狀況差不多。“附近酒店一個月最后怎么也得有200斤廢油,但吉祥大酒店自去年5月份簽訂協議以來,卻一點也沒有回收上來”。
濰坊金信達公司地溝油回收市場部經理王娟告訴記者,因社會上不法分子與正規回收單位搶油搶得非常厲害,現在金信達逼不得已也從一些酒店付一定費用后回收。王娟說,現在社會上不法分子收油后,經過粗加工就轉賣給一些食用油加工企業,在經過專門設備處理后,摻和到食用油里就賣出去了。
王娟說,不僅不少已簽訂協議的餐飲單位不配合,而且現在在濰坊城區轄區內也有不少餐飲單位拒絕簽訂廢棄油脂統一回收協議。
本報記者 董惠
延伸閱讀>> 浙江批捕20名制售地溝油嫌犯
記者5日從檢察機關獲得消息,利用劣質、腐爛的動物內臟、皮、肉提煉“新型地溝油”的李衛堅等20人被浙江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檢察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批準逮捕。據檢察機關介紹,僅2011年1月至11月間,李衛堅團伙銷售這種新型地溝油的收入就達到了1000多萬元。據新華社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