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鄭希平
20日本報報道了一場慘烈車禍,一輛試駕的奧迪車撞了一輛實習期間的江淮小轎,造成一對年輕夫妻當場死亡的慘劇。這起事故的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但是江淮車上黃底紅字的“實習”貼牌,奧迪車上的“試駕”字樣,讓市民們對這些新駕駛員的意外深感惋惜。
而針對學出駕照不久的新司機,或是剛買車對車性能不熟悉的駕駛員,一項提高駕駛技術,減少安全事故的陪駕業務在省城悄然興起。但記者在走訪調查中卻發現,目前陪駕市場還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也沒有相對應的監管部門,這個新興的行業存在不少問題。
4000元學出個“本本族”
一上路,新手成了“碰碰車”
2011年6月份,家住濟南的陳女士考出了駕照,2012年年初買了輛帕薩特,沒想到自己的新車剛上路,就成為了“碰碰車”,“半年就出了4次險,一輛新車被蹭成了大花臉。”陳女士指著自己的愛車,略帶調侃地說出了自己的無奈。她告訴記者,可能自己就是對車沒什么感覺,加上濟南一些道路越來越窄,“雙向四車道的車,兩邊停滿了車輛,還時不時有公交車穿行。”而陳女士上次蹭了個大奔,一下就賠去了3000多塊。
有什么解決之道?陳女士上網一搜,自己這種情況還真不少。4000多元費時費力考出了駕照,卻成為了本本族,不敢開車上路;或是剛買的新車,不熟悉性能,在路上成為了“碰碰車”。“這樣不行,搭錢、扣分不說,要是真成了馬路殺手,那還了得!”很多新駕駛員或者剛買新車的人,都有這方面的擔心。
而針對這些本本族或者剛買新車的人的擔心與需求,一項新的“陪駕業務”正在逐漸興起。說是陪駕,實際是一對一,手把手再教學車。陳女士在電線桿子上,發現了這樣陪駕公司貼著的小廣告,但感覺不太正規。她又回來上網搜了一遍,陪駕公司的信息發布者很多,“收費每小時從30元到100元不等,如何找到一位既實惠又實用的指導老師呢?”陳女士又犯了難。
一個人一輛車
就可以開陪駕公司
根據陳女士提供的信息,記者在網上發現了大量提供陪駕業務的信息。但發現很多信息雖然里面說是某某陪駕公司,可很多是個人的業務,一個人一輛私家車,就干起了陪駕的業務。
“我有三十多年的駕齡,現在退休賦閑在家,陪駕陪練也算為社會做點貢獻,這一行我干的這幾年,學員們對我的評價還挺好,教練和學員關系融洽了,陪駕陪練也成為一項愉快的工作。幫您熟悉車輛的儀表裝置;幫您消除上路的膽怯心理;幫您熟悉道路(高速、普通道路、高架橋、單行線等)標識及交通情況;學會汽車基本故障排查,幫助您安全安心順利度過初駕過程。”這是其中一個提供陪駕業務的人發布的信息。
而據知情人介紹,現在濟南雖然已經準許陪駕公司注冊登記了,但實際上正式注冊的陪駕公司數量不是很多,大多還是掛靠在駕校或者汽車租賃公司下面。而網上的很多陪駕信息,都是個人的業務。“一輛私家車,稍微改裝一下,或者干脆不改裝,就當干兼職。”一所專門給私家車安裝副剎的某副剎車的濟南代理商向記者說道。
而很多陪駕公司只是掛個牌子,相當于中介,陪駕車輛都是私家車。一旦遇到什么問題,陪駕公司不擔責,加盟車又很快消失,消費者維權有一定的難度。
很多車不安裝副剎
也敢上路陪駕
這名專門代理某品牌副剎的濟南代理商,還向記者證實,現在私下里安裝副剎,并從事陪駕業務的私家車,越來越多了。那私家車安裝副剎,是否違規呢?該代理商向記者說道:“499元的副剎,十幾分鐘就能安裝上。車檢的時候肯定通不過啊,不過我們這個品牌的副剎,不是焊接上的,而是夾上去的,到了車檢時候,可以輕松卸下來。”當記者質疑安全性時,該代理商保證,絕對沒問題,因為很多駕校的教練車,也是用的他們的品牌。
“很多都兼職干陪駕的,到時候你安裝上我的副剎,我這邊有什么活,可以給你介紹。”該代理商還向記者支招:最開始,你先教有本的,等熟悉了,去遠離交警的地方,教還沒考出駕照來的。
而記者從交管部門那邊了解到:副剎只有在教練場的教練車才能安裝,其他車一律不允許,私自安裝就更是違法。但目前社會上的許多陪練公司,都在副駕駛的位置安有副剎。
有副剎的雖然違規,可安全性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社會上很多私家車,沒有安裝副剎,就敢當做教練車上路。當記者詢問一名陪駕車上面有沒有副剎時,陪駕人員很痛快地說,“沒有安裝副剎。”至于安全性,他卻向記者拍胸脯保證:“你放心好了,我既然陪駕,就有自己的保障措施,沒有副剎,也絕對不會出事的。”
30元到100元價格不等
咋收費缺乏標準
關于陪駕的收費標準,網上的報價更是不一。
現在濟南網上報價普遍標準為:60元一小時帶車,30元不帶車,而一些個人陪駕的報價,可以低到提供車輛30元/小時,價格的差別讓一些消費者心動,可真成交后卻進入了消費陷阱。
一名收費60元每小時的陪駕員向記者透露,很多收費過低的,都是“先把你忽悠進去,再讓你慢慢消費。”而一些常用的伎倆,包括:故意把你帶到胡同、立交橋等交通擁擠的地方,說你技術不行,然后讓你辦理VIP卡,多交幾百塊錢,否則以后蹭個車什么的,費用遠遠不止這些。還有的陪練為了減少汽油消耗和汽車的磨損,對學員不停地講理論、講操作要領,甚至跟學員閑聊天,盡量減少練車的時間。
市民王先生有切身的遭遇,他告訴記者,當時就是因為看中了低價位,選擇了提供車輛30元每小時的陪駕業務,沒想到上車沒一個小時,汽車就沒油了,單單是給車輛加油,自己就多付了200多塊。
都是口頭協議
出了事責任認定很難
目前的汽車陪練課程的大致流程為:新手電話約車-雙方商定價格和時間-在固定地點見面-陪練過程-陪練結束。
“簽不簽協議呢?”
“幾個小時的事情,就教會你了,簽什么協議?”
“萬一你的車我給你刮了蹭了呢。”
“有保險公司呢。”
針對記者的疑慮,一名提供陪駕業務的人這樣回復。記者詢問了多家陪駕公司,都表示不簽署任何的紙質協議,僅僅口頭約定一下就可以。按照規定,在駕校學習時,學員在培訓時駕駛教練車出車禍,教練負責。可在陪駕業務中,對于雙方的權責,國家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必須依靠雙方當事人的事先約定,而很多都是口頭約定的,
而3·15協會法律咨詢中心的律師也表示:口頭協議下,一旦出了事故,責任認定很難確認。北京市就出現了一個類似的交通事故,一男子提供車輛并給一女子提供陪駕業務,結果女的開車不慎,將車開到了河里,兩人被救起后,顧不得感謝救人者就吵了起來。女司機稱男子不應該瞎指揮,讓她去踩剎車。男子則表示自己無法踩到剎車,是女子錯將油門當成剎車才會出現此次事故。
陪駕本來是件好事
但仍處于監管空白
對于新駕駛員主動提高駕駛技術,減少各方面損失的行為,市民們都持肯定的態度。而對于專門的陪駕人員,提供這項專門的服務,也是市場所需求的,社會所需要的。
但是,本來是好的事情,卻因為還是新興的行業,在多部門監管下,還沒有專門管理的部門,使得該行業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流程等,成為了人與人私下的口頭業務,存在種種安全隱患。而一旦發生這方面的消費糾紛等,無論是學車的,還是陪駕人,都存在著維權上的困難。
前段時間我們報道了,有人征求帶車陪駕,每個小時100元。結果濟南一位私家車主連對方的駕駛證、身份證等都未看,僅僅憑借口頭協議,就帶車陪駕。結果練車人趁著陪駕人上廁所的工夫,將車偷走的案件。陪駕人報警后,卻連對方的名字等基本信息,都不能提供,這為警方破案增加了難度,加大了自身維權的障礙。
陪駕業務的消費糾紛,應該到哪里投訴呢?濟南市3·15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消費糾紛,他們很難進行查處,而至于陪駕的投訴,一般歸于車管部門管轄。車管部門工作人員則表示,車管部門只負責對駕駛員培訓行業進行監管,并不涉及此項業務以外的管理,“帶車陪練”多是個人行為,目前還沒有正式的管理機構,一旦發生消費糾紛,維權有一定的難度。
陪駕公司車輛私裝甚至不裝副剎就敢上路陪駕
2012-04-21 08:23:00 來源:大眾網--生活日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提要] 而針對學出駕照不久的新司機,或是剛買車對車性能不熟悉的駕駛員,一項提高駕駛技術,減少安全事故的陪駕業務在省城悄然興起。但記者在走訪調查中卻發現,目前陪駕市場還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也沒有相對應的監管部門,這個新興的行業存在不少問題。
[提要] 而針對學出駕照不久的新司機,或是剛買車對車性能不熟悉的駕駛員,一項提高駕駛技術,減少安全事故的陪駕業務在省城悄然興起。但記者在走訪調查中卻發現,目前陪駕市場還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也沒有相對應的監管部門,這個新興的行業存在不少問題。
![]() |
|
▲20日本報報道的車禍中實習貼牌散落在地上。 (記者 王媛 攝) |
![]() |
|
▲電線桿上面貼的陪駕小廣告。 (記者 吳永功 攝) |
陳鳳祁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我要評論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