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文竹 見習記者 張浩 實習生 王裕奎
4月19日晚,歷下區城管局、城管執法局、文化東路街道辦事處、公安分局、交警大隊聯合出動80到100人,清理文化東路夜市,制止占道經營,倡導退路進廳,鼓勵文明經商。此次集中整治活動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左右。
據文化東路街道辦事處主任仇文君介紹,文化東路夜市主要集中在文化東路上從歷山路到山師東路路北側(特別是山師大北門附近),這一地區有眾多大中專院校,消費群體巨大,多年來逐漸自發形成夜市,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對于夜市占道經營的情況,我們進行了多次整治,從2008年開始,每天都安排人值守,冬季到晚上9點,夏季到晚上10點。”仇文君說,雖然歷下區一直按照集中整治和日常不間斷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文化東路夜市進行整治和管理,但夜市回潮現象仍然時有發生。
“因為夜市出現人車混雜、污水橫流、環境混亂等問題,每天都有很多附近的居民通過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渠道反映這里占道經營的問題。”仇文君說,在4月1日對夜市占道經營進行整治時,發現9點以后,不僅慢行道上幾乎全部擺上了攤位,一些快車道也被占了,“一些人是開著車來的,直接把車一停,打開后備箱就賣東西,雙向四車道被占得變成了雙向兩車道。”從4月2日開始,將值守時間延長到11點以后,每天十幾個人輪流值守。
鼓勵夜市退路進廳
據了解,文化東路夜市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自發形成,已經有20年左右的歷史,而且因為附近院校多,消費群體大,規模越來越大,近年來,對夜市的清理也幾乎沒有間斷過。據文東街道辦事處主任仇文君介紹,從2008年開始,每天都安排人冬季值守到晚上9點,夏季到晚上10點,但是過了值守時間,攤主還是會出來擺攤。全運會前、文化東路改造后,夜市也都進行過多次集中清理整治,但是整治之后文化東路夜市還是一再出現回潮。
對于此次集中清理占道經營,仇文君說:“我們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就是派人輪流值守,但是就這些人員,白天還要正常上班,一天24小時,都派人守在那里也不太現實。”
19日晚,在集中整治文化東路夜市的現場,雖然沒法擺攤賣東西,但是許多攤主仍然留在路邊觀望,遲遲不愿意離開。一直到晚上11點左右,記者離開現場時,參加集中整治的人員和部分攤主仍然在現場。“今天肯定是擺不成了,明天再來吧。”一些提前離開的攤主也表示,雖然從4月開始,基本都沒能擺成攤,但是他們仍然每天都會來看看,“他們也不可能天天在這守著吧,說不定哪天沒人的時候就能做生意了。”
20日中午12:30左右,記者再次來到文化東路,在山師門口,仍有賣草莓、襪子、地瓜干的小販在擺攤,還有開著三輪摩托賣水果的和騎著自行車賣蜂蜜的。“雖然知道城管不讓擺攤,但他們也沒說讓我們在哪里擺,迫于生計,我們就偷偷地擺,城管來了我們再跑。”一位賣水果的小販說。
“說我們占道經營,那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給我們劃出一塊能擺攤的地方也行啊。”一位姓李的攤主表示,大部分在夜市擺攤的人都是家庭困難的,指望這些收入生活,希望能給夜市一個生存的空間。
據介紹,此次整治,歷下區將實行疏堵結合的方法。仇文君表示,將引導原夜市攤販進入附近的山師東路菜市場,在保持菜市場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專門集中經營人們日常所需的百貨小商品。同時,將采取減免攤位費等措施,對失業、低保、殘疾人員等弱勢群體予以特殊照顧,鼓勵原夜市擺攤設點商販退路進廳。今后,歷下區還將在全區開展調查摸底,在全區范圍內選擇適合的經營場所,引導各類占道經營商販退路進廳,讓他們有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維護良好的城市環境。
對于可以進入菜市場擺攤,幾位夜市的攤主表示,“先不說收不收攤位費,攤位費是多少,關鍵菜市場會有人去嗎?”
反對
□夜市究竟該不該留
占道堵路、噪音擾民、垃圾太多 附近居民都盼夜市能取締
“人多的時候,把人行道都給占了,堵得沒法走路,出入小區非常不方便。”山東師范大學教工二宿舍緊挨著文化東路,在此居住了四五十年的姜先生說,除了阻礙交通,“再一個就是晚上的噪音影響休息,有的小販晚上用大喇叭喊,甚至到夜里十一二點,有時候住在高層的居民都能聽到。”
另一位住在教工二宿舍沿街19號樓的女士說,街邊的燒烤煙也非常熏人,晚上偶爾還有打架的,吵鬧聲也影響休息。
負責文化東路保潔工作的文東環衛所環衛工王鳳桂今年50歲,已經在這干了3年。“小攤主要擺在路北側,夏天人們吃的西瓜皮、菠蘿皮等雜物,多的時候都扔在路上,根本就看不見路面。”王鳳桂說,一旦遇到有風的天氣,餐巾紙、塑料袋等雜物刮得滿大街都是,清理起來非常麻煩,“有夜市的時候都需要凌晨3點就起來打掃衛生,現在整治后,活也輕松多了,4點起來干就行。”
“都知道這里有夜市,很多環衛工人都不愿來這里干。”另一位負責文化東路的環衛工人侯百香則說,整治夜市之前,早上開著環衛所的三輪摩托車裝垃圾,有時一車都裝不下,自從整治后,用自己的腳蹬三輪車兩車就能運完了。
支持
夜市買東西便宜又方便 不少攤主都說就靠夜市生存
“夜市的東西主要是便宜、方便,而且好玩的東西多,小飾品之類的淘起來都特別好。”來自山東藝術學院的大二學生小王說。也有不少市民覺得夜市已經成了濟南的一種文化。“沒事的時候,就算不買東西我也會去夜市逛逛,很熱鬧。”市民柳女士說,逛夜市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我已經在這擺了差不多20年了,全指望這個吃飯。”19日晚騎著三輪車準備來文化東路擺攤的陳先生是位殘疾人,他表示,在這里擺攤的多數都是家里比較困難、沒有固定工作的,“要是有別的辦法,也不會來擺攤了,一下子取締了,我們這么多人的生計怎么辦?”攤主翟先生則表示,說是占道,但是之前也都是晚上9點以后才出來擺攤,街上的車流量已經不是很大了。攤主陳女士則建議,能不能不要直接取締夜市,而是像洪樓附近對長期在這擺攤的攤主進行登記,并劃出不影響交通的區域,通過規范的管理,讓夜市合法化。
□洪樓夜市探訪
已登記400多攤位 21點以后可以擺攤
除了文化東路夜市,省城的洪家樓、濟南大學等處也有不少夜市,19日晚,記者也對花園路附近的洪樓夜市進行了實地探訪。
夜市占據了非機動車道
多個路口造成交通擁堵
19日晚上10點鐘左右,記者來到花園路,花園路路北側的非機動車道已經變成了繁華的夜市。
記者沿著花園路山大路口開始往東走,花園路北側三四米的非機動車道已經完全被夜市所淹沒,夜市上人潮涌動,每個攤販大約占據了一兩米左右的距離。在洪樓西路與花園路的路口和銀座商城的出口處記者看到,由于大量小攤販在此處聚集,把整個路口都堵住了,汽車只能在此路口不斷鳴喇叭才能艱難通過,雖然晚上的交通量并不大,但也造成了嚴重的交通擁堵。
在銀座門口賣錢包的一位攤主告訴記者,他和媳婦白天打工,晚上九點之后就到夜市上來擺攤,一直到11點半,“我們都是登記過的,都有自己的地方。”該攤主說,雖然如此,隨著夜市規模不斷擴大,夜市上也經常會出現一些因為爭地盤而打架的情況。晚上11點多,記者在花園路看到攤主開始陸續收攤,而路上也留下了不少竹簽、塑料袋等垃圾。
城管探索管理新模式
攤主都希望不要取締
歷城區城管執法局四中隊負責人告訴記者,花園路位于洪樓商業區,人流量很大,該地段的夜市也已經存在很久,管理起來難度比較大,“中隊一共十幾個人,現在登記的攤位已經達到了400多個。巡查一次就40分鐘以上,也很難進行全方位的管理。”
該負責人介紹說,為了加強夜市的管理,中隊現在采取的是攤主自治管理模式,將夜市分為九個管理片區,由管理區內的人相互監督管理,“我們要求是每天晚上九點之后才準擺攤,保持自己區域內的衛生。”但由于夜市規模不斷擴大,大量未登記的攤販也加入到夜市中來,因此管理難度也在不斷加大。
在花園路夜市的不少攤主也都聽說了山師夜市被取締的消息,有的還互相討論著,希望這邊不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我們這邊都是9點以后才出來,管理得也挺規范,不會占道快車道,附近也基本都是商鋪,不會打擾到居民。”賣鞋的攤主黃先生說。
百名執法人員取締文化東路夜市 市民反應不一
2012-04-21 08:16:00 來源:大眾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提要] 4月19日晚,歷下區城管局、城管執法局、文化東路街道辦事處、公安分局、交警大隊聯合出動80到100人,清理文化東路夜市,制止占道經營,倡導退路進廳,鼓勵文明經商。此次集中整治活動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左右。
[提要] 4月19日晚,歷下區城管局、城管執法局、文化東路街道辦事處、公安分局、交警大隊聯合出動80到100人,清理文化東路夜市,制止占道經營,倡導退路進廳,鼓勵文明經商。此次集中整治活動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左右。
![]() |
|
城管勸阻攤販。 蔡旭超 攝 |
![]() |
|
山師東路夜市的攤販在觀望。 蔡旭超 攝 |
![]() |
|
花園路夜市。 張浩 攝 |
陳鳳祁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我要評論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