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破壞式裝修浪費驚人 產生大量建筑垃圾
2012-04-18 07:30:00 胡磊 張鈺 來源:濟南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17日,一名裝修工人把陽臺上原有的瓷磚砸掉后準備重新裝修。濟南林邦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經理單先生表示,“現在開發商交到業主手里的房子有好幾種狀態,精裝、簡裝,還有毛坯房。




本報記者 胡磊 張鈺 實習生 邱美琴
17日,一名裝修工人把陽臺上原有的瓷磚砸掉后準備重新裝修。(記者 胡磊 攝)二次裝修產生大量建筑垃圾。重新裝修現象普遍存在。
新馬桶,砸了!新瓷磚,砸了!新墻皮,鏟掉……這不是在搞破壞,而是在對新房進行裝修。
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將新房中原有的瓷磚、衛浴潔具等設施統統砸掉,然后買新的換上,這種奇特的裝修方式已經成為一種“風尚”。由此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已成為令人頭疼的難題。
對此,房地產開發商表示,明知有可能被砸掉,但不裝就無法通過驗收。相關管理部門則認為,房屋買賣是一種純粹的市場行為,只要相關設施質量合格,管理部門無法過多干預。這種奇特的裝修方式陷入尷尬的境地。
“砸了新的換新的”現象普遍
17日上午,記者在位于歷下區利農莊路的綠景尚品小區發現,該小區正處于集中裝修期,每棟樓上都有多處住宅正在裝修。在6號樓1單元6樓一處新房中,一名正在衛生間鋪設地面瓷磚的工人介紹,交房時衛生間的地板和墻壁上都帶有瓷磚,也裝有洗手臺和洗臉池,但戶主要求全部砸掉換新的,現在墻面上的瓷磚是他剛剛粘上去的。
陽臺上的一名工人正在用細線測量窗臺,腳下的地面已經被砸得七零八落。這名工人介紹,這些位置原有的瓷磚已經被砸掉,原因是戶主嫌“顏色不好”。這種砸掉重裝的情況,主要集中在瓷磚和衛浴用品方面。
一名工人介紹,現在很多戶主在裝修時都要求把瓷磚砸掉重裝,主要原因是對原有瓷磚的款式和顏色不滿意,而且質量也是“肯定不如自己買的好”。砸掉的垃圾運送到小區指定的位置,這部分勞動力的費用已經統計在裝修總費用中,裝修垃圾最終由物業工作人員負責運走。
在五樓一處房子里堆滿了裝修用的瓷磚等材料,陽臺地面已經被砸得露出水泥,兩側墻面表層已經被破壞,露出網狀保溫層。一位裝修工人正在將鋪設瓷磚用的沙子倒在地面上。該工人說,這幢房子的陽臺地面也是鋪設了瓷磚的,但戶主“嫌磚孬”,要求砸掉重新鋪設,防水結構也需要重新做。
“其實我們也不想這樣”
談起裝修浪費的情況,不少業主感觸頗深。17日11時許,綠景尚品小區一名業主指著新房墻壁說,比如墻上刮的膩子,交房條件中注明必須要有,所以開發商就給弄上了,但業主裝修時需要砸掉再重新刮。鄰居家廚房和洗手間內的瓷磚全部砸掉了,但自己因剛買了房子,手頭比較緊張,不準備砸了,但坐便器和洗手臺必須得換新的,“你看現在哪還有用這種的。”
對這種破壞式的裝修方式,業主稱自己也很無奈,“其實能不換的我們都不愿意換”,這名業主以暖氣散熱片舉例稱,開發商給裝的散熱片質量就不錯,能正常使用,就沒必要更換。這名業主用手敲擊著北面窗臺上安裝的一段護欄說,“你聽,這護欄根本沒法用,就得重新安裝”,記者用手敲擊了幾下,能明顯聽出金屬很薄。“現在裝修的時候不換,用不了多久壞掉了,單獨換護欄更麻煩”。該業主介紹,只是把墻上原有的膩子鏟掉這一項工序,就需要支付1700元的人工費用,然后重新做一次還需要更多的花費。
業主額外多花1.5萬元
許先生在藍調國際購買的房子正在進行裝修,談到為什么要把廚房和衛生間的瓷磚砸掉,他說:“他們做的防水肯定不如自己做更放心。最重要一點是不夠美觀。我自己做能住得開心一點,不希望每天看它都煩。”
他介紹說,自己住的那棟樓,現在認識六七十戶,只有三家要砸掉瓷磚重新裝修。但他認為,大多數人選擇不砸,是因為重新鋪瓷磚的話成本太高,首先要拆,然后再做防水,還要再鋪,廚房和衛生間加起來要一萬多塊錢。藍調國際小區里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本身就買四五十平方米的小公寓,經濟壓力較大,“但是,有錢的話肯定會砸的”。
尤其針對衛浴潔具,許先生表示:“馬桶不換的,大概一百戶里只有一戶吧”,他選擇更換馬桶的理由是:原有馬桶質量肯定不是特別好,因其是陶瓷材質,可能會有輻射;其次是很不美觀;再說買個馬桶也花不了多少錢,特價馬桶四五百塊錢就能買一個,所以基本上都會換。
許先生表示,購房合同都是統一的,上面對衛生間、廚房、吊頂等都有明確規定,喜歡就買,不喜歡就去選別的,開發商不可能因為個別人而去做更改。“開發商根據驗收標準想盡一切辦法,怎么省錢怎么弄,這樣就導致了消費者買到這房后,發現很多地方沒有實際的使用價值。”許先生表示,“開發商所想的是能夠最大限度減少投入、降低成本,所以他們選擇的東西自然不會太高檔。但是他把這些項目做完之后,可以花較少的錢,達到很好的效果,利于開發商進行宣傳。”
許先生算了一筆賬:自己交了500元的建筑垃圾清運費,形成的垃圾由裝修公司拉到物業上的一個專門垃圾場,再加上鏟墻壁、買瓷磚等費用,只是這部分裝修費用就高達1.5萬元。
產生大量建筑垃圾
17日,記者從凱瑞物業綠景尚品服務中心了解到,該小區的房屋在裝修時需先交納4000余元的費用,其中包含3000元的裝修押金和一定數額的樓道復新費,及每平方米3.8元的建筑垃圾清運費。小區在1號樓東側設立了專門的建筑垃圾池,業主裝修時產生的建筑垃圾需要運送至此處,由物業公司負責運送出去。至于運送的具體地點,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并不清楚。
采訪中記者發現,這些設有建筑垃圾存放地點并負責清運的物業公司大多存在于一些新建小區中,而一些老舊小區的居民在進行裝修時,并不清楚建筑垃圾該如何處理。
家住郎茂山小區的一位居民介紹,2011年下半年他進行裝修,當時墻上鏟掉的渣土等垃圾就裝了近30編織袋,裝修工人把這些袋子堆在了樓道口,他完全不知該放到哪里,裝修工人稱不負責此類垃圾的清運。無奈之下,他只能多付了1000多元錢,請裝修工人把垃圾運走,但最后這些垃圾被倒在哪里,他并不清楚。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對建筑垃圾的規定是,必須要送到指定的垃圾場。一般情況下,各小區的物業公司在戶主進行裝修前收取一定數額的建筑垃圾清運費,戶主裝修時將垃
不簡裝過不了驗收關?
購房者入住新房之前,一般會進行裝修,尤其是簡裝房。專業人士透露,簡裝房的二次裝修拆換了大部分設施,造成巨大浪費。
重新裝修占比超七成
裝修過程中有一種普遍現象,就是住戶讓拆了房屋驗收時開發商安裝的一些門窗、欄桿、坐便器等設施,然后換更好的,這造成巨大的浪費。據裝修業內人士介紹,簡裝修的房子是浪費最嚴重的。
濟南林邦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經理單先生表示,“現在開發商交到業主手里的房子有好幾種狀態,精裝、簡裝,還有毛坯房。如果開發商交到買房者手里的房子是簡裝修的,那么買房者可能會很頭疼。簡裝修的房子在進行二次裝修的時候是浪費最驚人的。在我接觸過的購買簡裝修房屋的業主里面,重裝的人大概占到70%以上。”“在簡裝修房屋重裝造成的浪費中,墻面是浪費最大的項目。簡裝的墻面大多數是刮掉重來。有時候看看墻面上刮下來的東西,是最低檔次的材料,墻上的插座開關也不怎么好。普通人可能看不大出來,但是我們裝修貼壁紙的時候感覺最明顯。貼壁紙的時候首先是在墻上刷基膜,就是在墻上刷一層很淡的膠。如果墻面質量很差,墻面上的材料就會跟著刷膠的滾筒一起脫落下來。如果是質量好點的墻面就不會有這樣的現象。”
簡裝修用材檔次最低
簡裝修房屋二次裝修浪費的現象很普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單先生認為,“買房者沒有事先與開發商溝通可能是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之一。如果買房者都能在購買前與開發商簽好協議,約定哪些要裝,哪些不裝,待以后自己慢慢挑選,則能省去二次裝修的浪費。”
他還說,“簡裝修用的材料一般是品次最差的。因為是簡裝,所以開發商沒必要做得很精美。一些衛浴設施,一看就是淘汰了好幾年的款式。不但質量差,而且視覺效果有點土氣,如果裝修了其他地方,不換掉這些的話,它跟房屋的整體風格不匹配。所以,業主會迫不得已把原有的衛生間設施和廚房設施換掉。我的建議是買房者與開發商協議好,要么就精裝,要么就毛坯房,買得放心。”“精裝修的房子,業主一般不會再拆了重裝修,因為精裝修用的材料是中等以上的,有的是全部用高端材料,成本相當高,效果也很好,能直接滿足大多數人的裝修要求。所以,一般不會有拆掉重裝的。”
單先生比較認同的方式是開發商精裝修后交房,其次是純毛坯房交房。他認為,“毛坯房就是只有基本的建筑結構,房子的墻面地面都是水泥的,墻皮也沒有,里面什么都沒有。業主從開發商手里接過這樣的房子也是最放心的,因為沒有簡裝就不會被裝了一些低檔次的東西。買這樣的房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經濟條件決定房子的裝修,不會造成拆了重換的浪費,不過買房者很少會真這么做。”
制式合同做了詳細規定
銀豐山莊銷售辦公室一名負責人表示,“國家有房屋驗收制度,全體開發商都要執行。國家有交房標準,驗收不通過的話,開發商沒法給業主交房。簡裝的房屋也要有相應的廚衛設施、門窗等,驗收時會按照合同一項一項比對,少一樣就不能過關。”
業內人士劉先生認為,購房者買不到純正的毛坯房,只有簡裝房才能過驗收關。他說,“除住建部對房屋驗收有詳細規外定外,建委規定的購房合同也是制式合同,幾乎是一樣的交付標準。里面詳細規定了什么牌子的衛浴設施,什么牌子的瓷磚、涂料等,連門窗是鋁合金的還是塑鋼的,是中空的還是實心的都有規定。從2006年起,濟南實行“四方驗收”制度,即開發商、建筑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一起驗收。驗收內容就包括合同里的詳細條款,安了什么,沒安什么,一條條都要驗過,水電也要試過,不然過不了關。”
“一般情況下,購房者只會盯著一項一項驗收,看質量怎么樣,有沒有達到驗收項目,而不會提出來拒絕安裝部分設施。如果連洗手盆、洗菜盆、坐便器這些都沒有,購房者也不會收房。購房者如果不要這些簡裝的東西,開發商也不會給退錢,原因是開發商已經把這些計入成本價了。即使購房者提出要求只要純毛坯房,現在也是不可能的。純正的毛坯房已經沒有了,現在所謂的簡裝房其實就等于毛坯房。廚衛貼好瓷磚,墻上一層白灰,地板是水泥地,這種簡裝就等于毛坯。簡裝用的東西檔次是最低的,有的就是貼牌。據我了解,不管是什么牌子的都能貼牌做出來。這樣,開發商也能從中獲利,因此開發商當然也不愿意停止安裝這些東西。”
驗收標準亟待“與時俱進”
“現在驗收的標準遠遠達不到老百姓提高生活的需求了”,山東大正泰和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姜海如認為,約有90%左右的新房戶主會進行破壞性裝修,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制定的交房條件已無法適應大部分百姓更高的入住要求。
交房后的裝修,更換比較普遍的主要是廚衛、潔具;一些追求個性化居住空間的戶主對部分非承重結構進行改造;還有的戶主對窗子等部件的質量和美觀要求較高,需要重新更換。
目前,建設部門出臺的驗收標準基本上就是毛坯房,室內門已不做要求,洗手間和廚房貼上瓷磚做過防水,裝上馬桶、洗手盆,其他的基本上不再做強制性要求。如果戶主還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在不破壞主體結構、不影響到他人的情況下進行裝修。
針對破壞性裝修形成的巨大浪費,姜海如認為,對一部分要求不高的人來講,交房時原有的設備和裝修可以使用,不必進行大規模更換。目前這一現象的存在,是因為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的標準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部分對生活品味有更高要求的人不滿足原來條件下的驗收標準。
如何避免這種裝修造成的巨大浪費?姜海如建議,消費者與開發商在簽訂購房合同時,雙方可以對交房條件協商,使之高于國家的驗收標準,從而適應和滿足戶主的要求,比如衛浴用品全部使用某一品牌。戶主可以把交房后裝修所花費的資金轉移到這部分消費上來。
濟南市建委相關人士表示,根據相關規定,新房在交房時需要配備瓷磚、馬桶等,但目前這一規定是可以變通執行的,如果業主不想要這些,可以在合同中體現。據介紹,中海紫御東郡小區的開發商已經開始使用這種辦法,事先和業主進行約定,如果業主不需要開發商裝馬桶、鋪瓷磚等,可以免交一年的物業費。

相關閱讀
更多新聞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