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公選領導干部辦法:群眾信任低干部不提
2011-06-30 07:46:00 我要評論
朱彩玲 來源:山東商報[提要] 公開選拔是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方式之一。根據筆試成績,按選拔數量1:10的比例,確定每個職位進入業績評價范圍人員。筆試成績、業績評價得分、面試成績、領導能力測試成績一般按照4:1:4:1的比例計算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考察對象。
公開選拔是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方式之一。昨天,濟南市委組織部出臺了《濟南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辦法(試行)》規定,通過公開的方式選拔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必須經過報名、資格審查、考試、業績評價、組織考察等系列程序,參加筆試人數與選拔職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本《辦法》適用于選拔市和縣(市)區黨委管理的黨政領導干部(國家安全、重要機密職位除外)。同時,公開選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領導成員推薦人選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
記者 朱彩玲
選拔比例
選拔職位考錄比
一般不低于10:1
公開選拔應當通過新聞媒體或其它適當渠道向社會發布公告。公告內容包括選拔職位及職位說明、選拔范圍、報名條件與資格、選拔程序和方式、時間安排等。報名采取組織推薦與個人自薦相結合的方式。報名人員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填寫報名登記表,并提交相關材料。報名登記表及相關材料一般應由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及相關部門審核。
根據公布的報名條件,由相應公選機構對報名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準予參加筆試。參加筆試人數與選拔職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達不到競爭比例的,相應核減計劃。
考試內容
公選環節
增加業績評價
筆試可分為公共知識考試和專業素質考試。公共知識考試主要測試應試者勝任領導工作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專業素質考試主要測試應試者勝任選拔職位工作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特別是運用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筆試成績,按選拔數量1:10的比例,確定每個職位進入業績評價范圍人員。業績評價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業績2個評價要素。
面試采取結構化面試、情景模擬、無領導小組討論等形式,主要測試應試者的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根據實際情況,可進行領導能力測試。
筆試成績、業績評價得分、面試成績、領導能力測試成績一般按照4:1:4:1的比例計算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考察對象。考察人選與選拔職位的比例一般為3:1,多個職位的可適當調整考察比例。
以德為先
家庭美德
納入測評范圍
對已確定的考察對象發布考察預告,進行群眾信任度評價和德的認可度評價。群眾信任度評價低于80分的,進行延伸考察。經考察發現影響任用問題的,取消其考察對象資格。
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標準,突出對評價對象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測評。德的認可度評價低于80分的,進行延伸考察。經考察發現影響任用問題的,取消其考察對象資格。
結合考察情況,從高分到低分確定票決人選。實行差額票決的,單個職位的擬任用人選按2:1的比例提出,多個職位的一般按照多出任用人選2至3人提出。
試用期限
試用期一年
不合格免職
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市或縣(市)區黨委對組織部門提交的擬任用人選實行等額或差額票決,集體討論做出任用決定或者提出推薦、提名意見。對決定任用的干部和決定推薦、提名的人選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一般為7個工作日(不含國家法定節假日)。公示后,未發現影響任用問題的,辦理任職手續或者按照有關規定推薦、提名。
對公開選拔任用的干部實行一年的試用期。試用期滿后,經考核勝任的,正式任職;不勝任的,免去試任職務,一般按試任前職務層次安排工作。不適用試用期制的干部,任職一年后經考核不勝任的,提出免職意見。
并非考得好
就能當干部
“背書本就能考得好的是不可能了,重點考的是實際工作能力。”濟南市委組織部相關人士在談到《濟南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辦法(試行)》時說,以往的公開選拔僅僅是筆試和面試,只能體現個人以前干得怎么樣,現在對考試內容作了調整,“靠的是干部的真才實學,只有在實踐過程中處理事情,積累比較豐富的經驗,鍛煉了比較強的能力,才能回答得更好。因此,筆試面試在題目上,都進行了調整。”濟南市委組織部有關人士表示,對一些考試型干部,以前考的東西都是有規律可循,照著大綱猛背,適度結合實際。但能力素質各方面達不到要求,考得分高,考了一次兩次摸到規律了,“但現在不行了,傳統有規律可循的東西,沒有了,考試形式內容都讓踏踏實實干活的人,能力素質水平高的干部考出來。”
除了重視實際能力的考察,更加注重德的比例以及突出對工作業績的測評。“干部分高,不一定德好。不是一下考得好就能當干部,一定要平時積累。到底這個人是光會考還是能干?不能是一錘子買賣。業績不行,筆試再好也要受影響。”濟南市委組織部相關人士表示,要真正把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出來。 記者 朱彩玲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