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又是一個星期五,付倩再次被家里的一老一小纏住了。女兒嬌聲問:“媽媽,你這個星期天放假嗎?”老媽拖長聲音問:“天天給你帶孩子,你這個周末能放我一天假嗎?”
4月19日,當選為七東社區黨總支書記后,付倩的生活沒有什么變化,這個在老百姓柴米油鹽的故事里泡了10年的大學生,還是忙忙活活的。
□文/本報記者 吉祥 □片/本報記者 邱志強
大學畢業來到居委會 第一次領工資她哭了
2001年10月1日,付倩從濟南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后,來到了當時的七三社區居委會(七東社區居委會前身)。付倩的決定并不被人理解,父親是一家大型超市的領導,母親是鐵路系統的會計,親友都認為,作為獨女的她本可以找份好點的工作。在社區居委會工作,不僅辦公條件艱苦,此外,社區工作當時被普遍認為“沒前途”。付倩說,直到現在很多家人和朋友還勸她別在社區干。
剛來時,付倩被安排分管計劃生育。23歲的付倩對計劃生育完全一頭霧水。因為缺乏與居民打交道的經驗,大學生頭銜反而成了付倩的一個累贅。小區居民常在私下里議論這個新來的女大學生,對她指指點點!翱瓷先ゾ拖袷莻跟班幫忙的,肯定呆不長!10號樓居民馬俊說,當時沒幾個人認為付倩會在社區干下去。
工作累就算了,居民還不理解?偹惆就甑谝粋月,付倩領到了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資。當付倩興沖沖地打開工資單時,“320”這個數字讓她覺得付出和所得極不成比例。“非常委屈,到家就嗚嗚地哭了!备顿徽f,一開始以為每個月有七八百的,“可我前三個月是實習,只能拿這么些。”
辛勤工作4年后 民意助她當了主任
“才來居委會時,就是個毛頭小孩,一點都不成熟!比缃癖焕蠒浱飳毭髟u價為“膽大心細”的付倩,那時可只有心細,膽大還談不上。
小區里經常召開樓長會議,到了開會時,每每輪到付倩發言,她總是和學生時代一樣低著頭小聲說,有時還夾雜著幾句書面語。“聽不見,你說的啥?”這時,一些上了年紀的樓長就會湊上前來,仔細聽付倩發言。
知道自己跟居民交流存在問題,付倩就認真地看兩位主任是如何說話的,有時路上遇見居民,她也會主動上去聊幾句,問問家庭情況以及對居委會的意見!八庖脖容^好,從來沒見生過氣。”馬俊說。
“社區里無大事,上面有多少項工作,居委會里就對著多少口,事情都很瑣碎,想干好卻不容易!备顿坏挠∠笾,“白加黑”、“五加二”非常普遍。雨雪天氣,小區里的樹木被風刮倒,居民會找來;哪棟樓前的化糞池堵了,居民會來反映;哪戶人家發生家庭糾紛了,居委會更得趕緊去調解……“我還干過管道疏通工。”付倩笑著回憶。
慢慢的,居民逐漸接受了這位說話嗓門已經很大、滿嘴土話、從來都穿一雙運動鞋的女大學生。2005年,七東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最終憑借著較好的民意基礎,27歲的付倩當選為七東社區居委會主任。
老飯桌小飯桌服務居民 付倩和他們也“熱乎”起來
22日11:10,80歲的馬學忠準時來到居委會附近的老飯桌點。馬學忠選了一個臨近門口的座位,坐下掃視了一圈,其余7個人都提前到了。8人的平均年齡近70歲,80歲的馬學忠排第二,年齡最長的是他的鄰座——86歲的李玉芬。
七東社區現有3500戶、常住人口近8000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近1400人。“70%左右的老人屬于空巢老人,有些老人的吃飯都成問題。”付倩說,去年5月,居委會借鑒小飯桌模式,推出老飯桌。
“這個是韭菜素的,這兩個是茴香苗的,這個是胡蘿卜素的,挑自己喜歡的吃!”11:20,到了老飯桌的開飯時間,付倩和兩個社工把熱氣騰騰的大包子端上長桌。“要不來點醋?吃飽了啊,這兒管飽,吃不飽可別怨我!”付倩對著72歲的劉文秀打趣說。
老人們吃得很安靜,而隔壁的小飯桌卻是熱鬧異常,50多個孩子吃飯時都在調皮地打鬧。付倩伺候完老人,立即過去看看。孩子們見了她,倒也不怕,爭著圍上來叫她“付阿姨”!岸际切^居民的孩子,都很熟了!备顿幻粋小姑娘的頭說。
能實實在在干些活 付倩認為就挺好
臨近周末,4歲半的女兒又問付倩能不能陪著過個周末,天天幫她帶孩子的母親也想著能不能歇一天。
“社區事情多,我生孩子那天上午還來上班,生完孩子不到4個月就來上班了!彪m然覺得挺對不起家人,付倩也只能這樣,說不準就有居民因為什么事情找過來。
有時,付倩也會問自己:在居委會工作,忙忙活活是一天,清清閑閑也是一天,反正錢也不少拿,干嘛這樣累?可接著,她就會轉過來想:老百姓是相信咱居委會,才會找來;如果天天人浮于事,這活還有啥意思!想到這些,付倩會睜大眼睛,略帶沉思地說:“能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干些活就挺好!”
當上社區黨總支書記不到一周,付倩正在想著如何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做點創新,而著重點就是社區里的文化生活!案銈合唱隊,或是組建其他小組。”付倩說,她正利用社工專業畢業生的優勢,與香港社工黃智雄創辦的基愛社工組織聯系,看能否一起在小區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她始終惦記著大學時的一句話:“通過社工的介入,讓這些小組能夠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完善!鄙袂閲烂C地小聲念叨這句話時,這位在社區摸爬滾打了10年的年輕“小巷總理”,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一股學生氣。
歡迎您推薦“美好人物”
今年3月以來,本報聯合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市文明辦、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推出的“美好生活行動”受到越來越多讀者關注。自3月27日推出的“濟南美好人物”系列報道,也是“美好生活行動”的一部分。歡迎您推薦身邊的美好人物,他們將有機會成為生活日報周末版封面人物。推薦方式:撥打96709熱線;登錄生活日報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shrb私信留言。
社工大學生付倩“深耕”社區十年贏得百姓認可
2011-04-24 04:02:00 吉祥 邱志強 來源:大眾網--生活日報
4月19日,當選為七東社區黨總支書記后,付倩的生活沒有什么變化,這個在老百姓柴米油鹽的故事里泡了10年的大學生,還是忙忙活活的

她今年33歲,卻已經在居委會工作了10年扎根社區,她覺得為老百姓干點活挺幸福
4月19日,當選為七東社區黨總支書記后,付倩的生活沒有什么改變,每天面對的依舊是居民的家長里短。這個在老百姓柴米油鹽的故事里泡了10年的大學生,還是忙忙活活的,要是沒人提起,畢業10年的她甚至懶得想自己哪點還像個大學生。
圖為扎根社區10年的付倩。
本報記者 邱志強 攝
4月19日,當選為七東社區黨總支書記后,付倩的生活沒有什么改變,每天面對的依舊是居民的家長里短。這個在老百姓柴米油鹽的故事里泡了10年的大學生,還是忙忙活活的,要是沒人提起,畢業10年的她甚至懶得想自己哪點還像個大學生。
圖為扎根社區10年的付倩。
本報記者 邱志強 攝
嗓門大了,說話土了,可老百姓認了
社工大學生付倩“深耕”社區十年
|
“老飯桌”讓社區老年居民感受到家的溫暖。 |
![]() |
|
“老飯桌”為社區老年居民解決了就餐難題。社區檔案里記錄著每位居民的詳細資料。就餐的居民直夸這里飯菜可口。 |
李輝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