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是近幾年流行的家庭影像記錄工具,其觸角從最初面向家庭已經伸向了社會,許多DV拍攝者以獨立制片的形式,“記錄”自己眼中的生活。值得警惕的是,他們中的部分人不是將鏡頭對準社會的主流層面,而是記錄那些邊邊角角——“某個角落的貧窮與愚昧”,并且通過非正當途徑將“作品”流入到他國,造成對我國文化和形象的誤讀。
例如:近期在武漢舉行的一次跨文化國際傳播會議上,一位研究中國文化的法國教授語出驚人:中國正處于世界先鋒文化的前沿,并推斷,1989年是中國新文化革命的起點!事后通過翻譯,我了解到她的結論依據的僅僅是通過考察法國電視3臺播出的6部關于中國的DV影像紀錄片!
為什么會造成這樣大的文化誤讀?當中國的民間紀錄片已經沖擊和突破我們的道德底線、誤讀我們的國家形象時,難道不該引起我們警惕并大聲疾呼嗎?
在全球化語境下,東西方差異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渴望了解中國,但是在非主流因素的引導下,人們卻在全球化中進一步誤讀東方。對此我們當然不能全都歸罪于DV,但DV作為民間最大量的文化載體,我們不能不警惕DV影像在傳播中對國家形象造成的誤讀。我認為,造成誤讀的原因主要歸結于以下幾個層面。
對歷史文化的零碎記錄造成對國家形象的誤讀
紀錄片創作始終存在主流和邊緣兩類作品,電視理論界至今也一直在爭論。邊緣是相對于主流而言的。什么是邊緣?從政治上看,弱勢的、無權勢的;從經濟上看,落后的、不發達的;從文化上看,少數的、可以被忽略的;從歷史上看,正在消失的等等,均被列入邊緣。然而,任何“邊緣”并非一開始就處于邊緣,或許它曾經還是主流。因此從人類學的角度看,邊緣曾經就是我們自己的生存狀態。它與主流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正因為有了一個個的邊緣做基石,才構筑了主流。可以說記錄主流是電視人的一項責任,而記錄邊緣也是紀錄片人的社會價值呈現。
對DV記錄者而言,由于缺乏對中國或各民族之間的歷史、文化整體性的觀瞻,記錄的作品是“零碎的,不系統的、粗疏的”。為迎合他國公眾,拍攝邊緣性的題材成為DV攝制者的首選,他們打著對“底層人情感”的旗號,在記錄中夸大并扭曲“底層人”的實際感受(其實是拍攝者自己的主觀意識)。當這些片子傳入他國并出現在大眾傳播領域時,極易造成他國公眾對中國“下意識的誤讀”,這類現象在中國當下的DV影像中屢見不鮮。
政治意識形態的缺失造成誤讀
在當今,世界各國都“按照政治和意識形態的需要,設定了本國傳媒較為固定的議程框架。媒體報道的一系列程序,從選題、角度、制作等,需要不斷地適應這個框架。”可以說,每一位拍攝者都繞不開政治意識形態這個前提,淡漠它就容易造成誤讀。
例如,關于中國問題的話語中,西方人士長期以來習慣以幾個焦點來構筑他們對中國的形象:人權問題、臺灣問題、西藏問題、宗教問題等,只要在他國有關于中國這些方面的報道或影像,總能吸引50%左右的西方人,而普通的中國問題這一數據只有10-15%。
于是近年來,有關禁區的話題吸引了一大批國內DV制作者的眼球,涉及禁區的題材常常見之于網絡報道中。有的還傳出新聞:一些國內DV記錄者的作品在BBC等賣出了高價錢。不難想像,背離這一框架的那些DV影像一旦拍攝完成并流入他國,將會怎樣迎合西方敵對者的胃口!
國家形象誤讀,這將是DV者新時期潛在的悲哀。
道德底線與專業精神松懈造成誤讀
每一個有勇氣拿起攝像機試圖用紀錄片反思自己和社會的人,都可能出于關注人和人性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面臨新的矛盾和沖突——攝像機作為一種私人隱秘生活中的暴力存在,我們的道德底線到底在哪里?如何確定道德底線?
在當下所謂“新紀錄片”中,道德底線模糊的DV影像比比皆是。英未未的《盒子》是國內最早引人關注的一部新女性視角的紀錄片,她在片中暴露出對題材和表現手法無所顧忌的態度,在其鏡頭和拍攝場地的選擇中表露無余。很難想象,她“為了”拍一個同性戀題材而去“找”一對同性戀人!這個過程讓人對她的拍攝目的和真實性產生懷疑。她在接受采訪時說,這個片子是為法國電影節拍攝的,不公開放映,對片中兩個女孩子不會有影響。
相對于《盒子》,太原作者常青的紀錄片《老田》則是另一個典型。他直接和赤裸裸地拍攝了老田招妓的床上鏡頭!從他采用的鏡頭、機位看,或許那些謠言就是真的——這個妓女是作者花錢給老田找的。果真如此的話,這種道德行為必將傷害整個民間DV紀錄片創作者!
因此設立道德底線刻不容緩,但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將面臨紀錄片界長期以來紛爭不休的話題:紀錄片真實性問題。可以說紀錄片所有的困惑可能都源于這個像原罪一樣讓所有紀錄片制作者無法解脫的問題。但現在可以把握的是,紀錄片的拍攝,不能依靠傷害拍攝對象或者其他有關拍攝的人來獲取自己認為的真實,這就是道德的底線。因為被拍攝對象在主動不設防或者被動不設防的狀態下被直指內心深處傷痕的時候,這種痛楚遠非肉體傷痛所能比擬。
紀錄片的真實性問題直指記錄者的職業精神,包括記錄者的職業理念、職業規則和職業習慣等幾個方面。其中職業理念是核心,它決定了記錄者的活動方式及評價標準。一旦對道德和評價標準松懈,無疑將減低DV影像的品格,在大眾傳播領域造成對國家形象的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