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19日至8月3日第13屆亞洲杯足球賽在中國北京、濟南等四個城市舉行。賽事期間,濟南市委宣傳部積極協調中央、省市媒體,嚴密組織,精心策劃,不僅賽事本身的新聞報道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而且以此為契機,多渠道、立體化宣傳了濟南城市形象、市民面貌以及傳統文化,充分展示了濟南新一輪發展的風采,有力地擴大了濟南的影響。亞足聯秘書長維拉潘先生對濟南賽區的宣傳工作也贊不絕口,他說:"在中國舉辦的這屆亞足賽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屆。濟南賽區除了賽區組織、觀眾的熱情是最好的,媒體的宣傳也是最好的。"
一、高密度、大容量報道賽事,多渠道、全方位宣傳濟南
第13屆亞洲杯足球賽是我市首次承辦的高水平的國際體育賽事。以此為契機,市委、市政府確定在全市開展"迎亞足賽,創文明城"主題活動。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良同志針對亞足賽的宣傳報道工作明確要求市屬新聞媒體加強協調,認真策劃,調集精兵強將,整合宣傳資源,制定周密的宣傳報道計劃,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立體式報道亞足賽盛況,全方位展示濟南新形象。
據不完全統計,亞足賽期間,中央、省市新聞媒體累計發稿3000余篇,制作專題、專刊500余個,發稿數量之多、密度之大、力度之強,均創我市歷次重大宣傳戰役之最。
1、賽事報道規模宏大,異彩紛呈
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發揮"五報一網"的優勢,聯動聚焦亞足賽。《濟南日報》推出了22期"我們的亞洲杯"特刊,對亞足賽賽事、濟南賽區組織、管理工作,濟南城市面貌,傳統文化等情況進行了集中報道,充分展示了濟南"實現新跨越,建設新泉城"取得的成就。《濟南時報》充分發揮體育報道見長的優勢,賽前獨家策劃發行了《2004亞洲杯完全指南》,比賽期間出版了《亞洲杯足球賽特刊》,全方位、立體化地報道了亞足杯賽事,及時、全面、充分地報道了在濟南舉辦的全部8場比賽。《都市女報》突出女性特點,開辟專欄,重點報道全省社會各界特別是濟南市民對比賽的關注。舜網及時更新新聞,依托集團報紙進行大力宣傳。
濟南電臺、電視臺在新聞節目中開設專欄,掛牌播出亞足賽專題,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濟南電臺新聞頻率在《濟南新聞》中,集中報道中國隊及濟南賽區的賽況和組織情況,在早間的《新聞大視野》節目中,開設了15分鐘的"亞洲杯特別報道"欄目;在《方圓新視點》欄目中,推出了系列述評,掀起了"亞洲杯"宣傳高潮。
濟南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整合資源,協同作戰,通過新聞特寫、系列報道、現場報道等多種表現形式,對賽況進行及時全面準確的報道。節目匯集了《厲馬秣兵亞足賽》、《亞洲杯賽況》、《賽外看點》、《我是東道主》、《亞洲杯沖擊波》和《零點歡樂夜》等6個板塊的內容,融合成一條清晰的主線即《激情亞洲杯,魅力新泉城》。
2、賽場外報道重點突出,高潮迭起
在報道好賽事的同時,濟南市委宣傳部組織市屬媒體開展了"迎亞足賽、創文明城"宣傳報道活動,開設專版、專欄,大力宣傳全市各行業"實現新跨越,建設新泉城"的經驗、做法,激勵全市人民投身到"迎亞足賽、創文明城"的行動中來,發揮了振奮精神、凝聚人心、營造氛圍的良好作用。
亞足賽前,《濟南日報》、《濟南時報》掛出"迎亞足賽、創文明城"倒計時牌,專題報道全市開展"迎亞足賽、創文明城"主題活動的意義。比賽期間,《濟南日報》開設了"百件實事看創城"專欄,及時讓市民了解百件實事的完成情況及進展情況,讓外國客人了解濟南的變化,并配發系列言論和評論員文章,同時出版了"迎亞足賽、創文明城"系列專題攝影專版,在全市營造人人動手參與、共建文明泉城的濃厚氛圍。
濟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率在《濟南新聞》節目中開設了"迎亞足賽、創文明城"專題報道專欄;《方圓新視點》節目中制作了深度報道專題節目;《政務監督熱線》安排與"創城"關系密切的部門領導走進直播室;經濟頻率在"846經濟早新聞"中開設了"迎亞足賽、創文明城"專欄,交通頻率開設了"學交通法,迎亞足賽、創文明城"專欄,對經十路建設、背街小巷整治等進行了跟蹤報道。
3、對上發稿量大面廣,成效顯著
為形成宣傳工作的立體化效果,濟南市委宣傳部先后邀請中央、省和涉外新聞媒體的負責同志,召開通聯會、協調會,為做好亞足賽新聞宣傳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臺、中央電視臺、《大眾日報》、省電臺、省電視臺等中央、省級新聞媒體都對我市創城、亞足賽等工作十分關注,分別就我市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協調發展之路以及求真務實、以人為本、為市民辦實事等進行了報道,先后刊發了多篇重點稿件,有力地提升了濟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二、與時俱進,改進創新,按照“三貼近”要求改進新聞報道方式方法
搞好亞足賽期間的宣傳報道,對于提升濟南城市形象,促進創建文明城市有著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市屬新聞單位以提升城市形象為出發點,按照"三貼近"原則改進方式方法,從覆蓋范圍、采訪過程、表現技巧等方面,進行認真策劃,精心研究,力求最佳的宣傳效果。
1、媒體聯動聚焦,體現立體性。市屬主要新聞媒體按照統一安排,開動所有宣傳機器,整合所有宣傳資源,左右配合,上下聯動,形成了聚焦效應。《濟南日報》、濟南電臺、濟南電視臺發揮主唱、領唱和主力軍的作用,《濟南時報》、《都市女報》、《人口導報》、《當代健康報》等媒體在不改變受眾定位、不改變敘事風格、不改變關注角度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特色,在社會迅速形成新的輿論熱點,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各欄目之間也相互配合,既各展其長,又發揮特色,形成合力。
2、求深求新,體現創造性。市屬新聞單位以展示城市形象為主線,從不同角度深入挖掘,在報道形式上不斷創新,使整個亞足賽報道立體、豐滿、形象。
3、注重捕捉亮點,體現新聞性。細節往往最真實,最能反映事物本質,同時最有說服力。市屬媒體派出記者深入現場,追隨新聞人物,追蹤新聞事件,采寫了一系列生動鮮活的報道。
4、開設外語欄目,體現開放性。從4月份起,濟南日報開辟了"開放的濟南歡迎您"中英文對照專欄,每周兩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感受到濟南人的開放氛圍。濟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率、經濟頻率、交通廣播、文藝頻率同時推出《全民學英語,迎接亞足賽--市民英語一百句》節目,濟南電視臺在"商務頻道"開設了《每天英語一句話》節目。亞足賽期間,《濟南日報》、《濟南時報》、濟南電臺經濟頻率與濟南氣象臺聯手推出了中英文對照的天氣預報,濟南電視臺《濟南新聞》欄目采用中英文對照標題,以方便外國運動員和球迷收看。
5、多種體裁并用,體現多樣性。濟南電視臺精心制作了"迎亞足賽,創文明城"的公益廣告片,從7月15起在6個頻道不同時段滾動播出,每天播出16次,制作了喜迎亞足賽的二首歌曲MTV《親愛的朋友》、《精彩無限》,在各個頻道不同時段滾動播出,每天播出13次,為亞足賽的舉辦烘托了喜慶的氣氛。
6、組織全民討論,體現互動性。市屬媒體在名牌欄目中開展大討論,充分調動廣大市民關注、支持、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媒體與受眾實現良性互動。濟南時報推出了"亞洲杯金點子"征集活動,面向全市市民征集如何舉辦好亞洲杯的好點子、好主意,為亞洲杯濟南賽區組委會圓滿舉行這一賽事提供有建設性、可行性、創造性的意見和建議。
三、講政治、講大局、講奉獻,展示新聞工作者良好形象
本次亞足賽在四個城市舉行,賽區比較分散,時間跨度大,參賽隊伍水平也參差不齊,來自韓國、日本等國的記者、球迷人數眾多,情況較為復雜。因此,宣傳報道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都很強。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克服種種困難,發揚連續作戰、吃苦耐勞的精神,想盡各種辦法,利用各種渠道,多方獲取第一手資料,捕捉了最生動、感人的事實、情節。
在完成新聞采訪任務的同時,市屬新聞單位立場堅定,對熱點問題、敏感問題、突發事件等認識清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捍衛了國家尊嚴,維護了我市形象,展示了我市新聞工作者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敏銳性。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當我市記者發現日本記者拿著把大陸和臺灣印成不同顏色的地圖時,及時上報組委會,防止了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在8月7日中日決賽媒體見面會上,日本記者向亞足聯官員反映在濟南采訪巴林隊和日本隊賽前訓練時,濟南賽區組委會沒有給他們換證,管理混亂,對他們也不友好。當日本記者話音剛落,《濟南時報》記者王興步立即指出日本記者反映的情況與事實不符,并根據自己了解的情況在現場會上做了說明:日本記者身上發生的事情是由于他們沒有事先與賽區新聞部溝通,也沒有按照統一安排就自行到達訓練場造成的。濟南賽區組委會不僅沒有拒絕他們采訪,而且非常友好地滿足了他們的采訪要求。會議結束后反映問題的日本記者專門找到時報記者,表示歉意,承認自己誤解了濟南賽區的工作。隨后,記者又專門找到亞足聯秘書長維拉潘,再一次闡明了那位日本記者所說的話不符合事實。維拉潘聽到記者的陳述后,表示濟南賽區所做的一切非常出色,他和亞足聯都非常滿意。看到這篇報道后,山東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姜大明作出批示:"對這名記者應予表揚。"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徐長玉做出批示,要求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對記者進行通報表彰。
四、幾點啟示
亞足賽的宣傳報道取得了圓滿成功,也為今后報道重大國際賽事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回顧和總結亞足賽的宣傳,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啟示:
啟示一:準確定位,精心策劃,是亞足賽宣傳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
“善弈者謀勢”。這個“勢”就是定位。宣傳戰役能不能夠打得響,定位是關鍵。
啟示二:不拘一格,大膽創新,是亞足賽宣傳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礎
事實證明,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手段,從不同方面、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進行宣傳報道,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步調一致、相互配合,各展其長,可以形成輿論強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啟示之三:上下聯動,內外兼顧,是亞足賽宣傳工作取得成功的關鍵
上下級媒體的密切配合,報道內容的全面豐富,使整個亞足賽宣傳呈現出立體化的宣傳態勢,達到了預期的社會效果。
啟示之四: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的新聞工作者隊伍,是亞足賽宣傳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
亞足賽期間,我市媒體記者堅定的政治立場,保證了亞足賽新聞宣傳主旋律突出,沒有出現噪音和雜音,沒有出現大的紕漏和政治差錯,并在事關國家主權和我國的國際形象等重大關頭,表現出良好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事實證明,培養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記者隊伍是搞好新聞宣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