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電 情報在戰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在植物與昆蟲的“戰爭”中,昆蟲也會“竊聽”植物發出的求救信號,提早做好準備,應付植物即將采取的防御計劃。 植物被昆蟲啃食時,會產生一些化學物質,一是吸引這些昆蟲的天敵來捕食昆蟲,二是告知植物自身防御系統加強“軍備”,制造對昆蟲有毒的物質。這時昆蟲也會在其體內制造出解毒劑。誰勝誰負,就看誰的動作快。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在 1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美洲棉鈴蟲的幼蟲能搶先一步,在芹菜制造出毒素前,就準備好“解毒劑”。美洲棉鈴蟲是美洲地區一種常見的害蟲,能侵害棉花、玉米、西紅柿等多種作物。 芹菜被美洲棉鈴蟲的幼蟲啃食時,會產生茉莉酮酸酯和水楊酸酯等化學警報信號,促進植株內毒素的合成。研究人員發現,美洲棉鈴蟲幼蟲會“截獲”這些信號,在植物產生毒素前,棉鈴幼蟲體內有 4個稱為“細胞色素P 450”的基因會被激活,制造出解毒劑,使棉鈴幼蟲繼續它們的芹菜大餐。 研究人員說,棉鈴蟲的幼蟲甚至能根據植物發出的化學信號預知植物將產生何種毒素,制造出合適的解毒劑。這一成果進一步體現了植食性昆蟲與植物間的微妙關系,將給害蟲控制工作帶來新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