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囂取消公積金的專家不挨板磚才怪
2013年12月24日 10:08來源:大眾網
住房公積金設計的初衷是“高收入者不補貼,中低收入者較少補貼,最低收入者較多補貼”,讓普通職工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買得起房、住得上房。而在很多人住有所居的夢想尚未實現的現實語境下,竟然有專家叫囂取消住房公積金,這樣的“磚家”不挨公眾的板磚才怪。
作者:毛開云
12月20日,北京一央企的內部網站發布通知稱,按照國家規定,繼繳存額設上限后,住房公積金的提取額也將設定上限。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實表示,住房公積金的問題不在于政策如何完善,而是“已經完成歷史使命,建議取消,代之以住房補貼等新政策”。(12月22日《長江日報》)
近年來,專家、教授總是語出驚人:“強奸陪酒女危害小”、“公務員工資獎金提升80%-100%比較合理”、“成人喝三聚氰胺沒事,人類排毒能力強大”……因而,專家變成了“磚家”,教授變成了“叫獸”,甚至有網友倡議:養“磚家”不如養豬。
住房公積金設計的初衷是“高收入者不補貼,中低收入者較少補貼,最低收入者較多補貼”,讓普通職工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買得起房、住得上房。而在很多人住有所居的夢想尚未實現的現實語境下,竟然有專家叫囂取消住房公積金,這樣的“磚家”不挨公眾的板磚才怪。
不容否認,目前的住房公積金確實陷入了“濟富不濟貧”的怪圈。2012年12月23日《中國青年報》報道:我國各行業職工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數額存在很大差別,最高與最低之間的比例超過30倍。然而,這不是取消住房公積金的理由,相反,只能通過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來解決。
住房公積金“濟富不濟貧”,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為職工月基本工資的5%-12%,這個空間太大;二是制度執行嚴重走樣——《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提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工資基數,原則上不應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兩倍或3倍,而在執行中有超過5倍10倍的。三是監管不力縱容泛濫——有些行業和單位繳存金額過高,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卻又來者不拒,但監管部門睜只眼閉只眼。
找到了住房公積金的這些“病根”,對癥下藥即可,為啥要取消住房公積金?再說,取消住房公積金代之以住房補貼,完全是換湯不換藥。國家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廣大百姓更是不喜歡折騰。
9月14日《人民日報》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聲望與責任的天平總是守恒的,聲望越高,責任越重。一個總喊“狼來了”、缺少嚴謹判斷和公正評論支撐的專家,往往只會被公眾笑話,最后落得毫無權威可言。古人云:“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李實之流的專家教授應該珍惜聲譽、牢記責任,或三緘其口、守口如瓶、潛心治學,或知民情、懂民意、說人話。倘若只要聲望不要責任,不但名不副實,還會遭到世人戳脊梁骨。
初審編輯:韋國騫
責任編輯:邢玉軍
責任編輯:邢玉軍
本文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點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