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澆麥短期難禁 2015年或改造該區域城市管網
4月1日,大眾網報道了濟南歷城區華山街道辦事處村民用污水澆灌小麥后,濟南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回應,華山片區整體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不過改造的前一階段是拆遷工作,2015年之后才會完善城市管網、改造污染河道,進而從根本上解決村民用污水灌溉農田的問題。... ...
網曝:小麥"吃"了污水 誰還敢吃用它們做的饅頭
3月29日,濟南歷城區華山街道辦事處村民李先生向大眾網記者反映,郅家村村民用華山大溝內的污水澆灌小麥。在李先生提供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村民將水管置入污水溝內,借助抽水設備將污水引入小麥田。“用這樣的水澆出的麥子做出的饅頭,估計吃不出什么味,但吃掉的是我們的健康。”李先生說。... ...
調查:上游一串石材加工作坊 排污口"對準"河溝
大眾網記者沿著華山大溝往上游走,沿路發現很多石材加工產品散落在河岸周邊,每堆石材附近都有一個石材加工廠,他們以大理石、花崗石或水磨石為原料生產板材。由于生產工藝的要求,這一行業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也排出大量的廢水。加工好的石材還需要“上色”,上色用的染料也隨水流入河溝。
大眾網記者細數了一下,沿岸不到兩百米的范圍內,石材加工作坊就超過5家,而且每一家都設置了多個排污口,污水直接排入華山大溝。有的作坊竟把染料桶堆放在院子外面,堆得跟小山似的。在排污口附近的水域,堆積了大量白色沉淀物,附近的土壤上有一層厚厚的粉末,上面除了干枯的樹木,很少有植物生長。
... ...
追憶:河溝里以前有魚也有蝦 村民在河邊洗衣服
“河溝里的水臭味很重,一到夏天開窗在家也能聞到這股臭味兒。”在河岸附近的清潔工人告訴大眾網記者,四五年前,華山大溝內有很多魚蝦,兩岸捕魚、釣魚的人很多,但現在清潔工們根本不敢用河溝里的水澆樹。“溝里的水有‘毒’,把樹澆死了得我們自己來賠。”一位清潔工說。
在河溝對岸開小店的陳女士介紹,她5年前嫁到這個村,當時河溝里的水清澈見底,每當天氣好的時候,周邊村里的婦女都會拿著衣服和水盆到河邊洗衣服。陳女士說:“幸好現在喝自來水,要是還喝井水可能就會出問題了。因為我們離河溝這么近,水井里的水不一定安全。”
... ...
回應:對排污口進行截污處理 聯系建立城市管網
歷城區環保局監察大隊中隊長張寶軍解釋說,由于華山街道辦事處地處城鄉交界處,還未建立起完善的城市管網,生活污水和部分工業廢水不能和雨水管道分開,很多污水、廢水隨雨水流入河道污染河水。目前,歷城區環保局已經對小清河華山大溝排污口進行了截污處理,大部分污水都會先在水凈化三廠得到處理后在排入小清河。
至于華山大溝對沿途七八個村莊的影響,張寶軍告訴記者,他們已經上報上級部門,正在和公用事業部門聯系,盡快建立城市管網。
... ...
亟盼管網早建成,莫讓污水澆麥地
溯源追根,解決鄉村污水河道、杜絕污水灌溉小麥的直接方法就是擴大城市管網,將位于城鄉結合部位的鄉村納入城市管網,實現“雨污分流”,雨水可直接排入河道,而污水也會得到截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