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一支流遭污染 沿岸村民污水澆灌小麥
近日,濟南歷城區華山街道辦事處村民向大眾網反映,作為小清河支流的華山大溝遭到污染,沿岸的一些村民卻在用這些污水澆灌小麥。河溝沿岸20米深處的井水,村民不敢飲用,環衛工也不敢用來澆樹。大眾網記者經過調查發現,大溝上游多為石材加工作坊,每天都有大量廢水排入溝內。
曾經當年:河溝里以前有魚也有蝦,村民在河邊洗衣服
“河溝里的水臭味很重,一到夏天開窗在家也能聞到這股臭味兒。”在河岸附近的清潔工人告訴大眾網記者,四五年前,華山大溝內有很多魚蝦,兩岸捕魚、釣魚的人很多,但現在清潔工們根本不敢用河溝里的水澆樹。“溝里的水有‘毒’,把樹澆死了得我們自己來賠。”一位清潔工說。
在河溝對岸開小店的陳女士介紹,她5年前嫁到這個村,當時河溝里的水清澈見底,每當天氣好的時候,周邊村里的婦女都會拿著衣服和水盆到河邊洗衣服。陳女士說:“幸好現在喝自來水,要是還喝井水可能就會出問題了。因為我們離河溝這么近,水井里的水不一定安全。”
環保部門:已對排污口進行截污處理,聯系建立城市管網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濟南市有29條小清河入口支流,其中7個排污口,即程莊排污口、桃園排污口、北方汽修學院片區排污口、董家大溝、華山大溝、巨野河排污口和隆盛化工排污口,均由歷城區負責,支流周邊企業也由歷城區環保局監管。
“污水澆灌小麥,確實對小麥的后期加工產品產生污染。”4月1日,歷城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到現場檢查后發現,華山大溝污染源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尤其是垃圾滲液污染。上游石材生產企業雖然向河溝內傾倒大量白色沉淀物(石膏粉),但不在環保局禁止排放的范圍之內,所以很難要求其停業整頓。
歷城區環保局監察大隊中隊長張寶軍解釋說,由于華山街道辦事處地處城鄉交界處,還未建立起完善的城市管網,生活污水和部分工業廢水不能和雨水管道分開,很多污水、廢水隨雨水流入河道污染河水。目前,歷城區環保局已經對小清河華山大溝排污口進行了截污處理,大部分污水都會先在水凈化三廠得到處理后在排入小清河。
至于華山大溝對沿途七八個村莊的影響,張寶軍告訴記者,他們已經上報上級部門,正在和公用事業部門聯系,盡快建立城市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