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孫杰
近日,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修改教材,將“八年抗戰”一律改為“十四年抗戰”。為什么要進行教材修改?此番教材修改背后有何深意?修改后的新版教材將出現哪些變化?大眾網記者采訪了教育局工作人員、學校老師和相關專家學者。
新規:八年抗戰改十四年抗戰,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實
近日,一份署名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所發《關于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在網絡流傳。1月10日上午,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確認了此事,稱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是貫徹中央相關精神,2016年10月,國務院相關領導就曾批示教育部要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當時要求教育部各部門通力配合。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
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后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后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準確體現。教材修改要求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要全面體現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強調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凸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
記者發現,“十四年抗戰”的說法并非首次提出,上世紀50年代就有國內外歷史學家提出過十四年抗戰的學術論述。在2015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強調,“我們不僅要研究‘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八年的歷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變’后十四年抗戰的歷史,十四年要貫通下來統一研究。要以事實批駁歪曲歷史、否認和美化侵略戰爭的錯誤言論。”
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是與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的過程相聯系的兩個概念。八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開始的全國性抗戰,十四年抗戰是包含從1931年開始的局部抗戰在內的整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
咋落實?改不只是數字,教材、輔導書同步修訂
據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將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山東中小學歷史教材大多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這部分春季教材已修訂、印刷完畢;部分學校使用的是岳麓書社版本的歷史教材,也已經修訂印刷完畢。
那中小學歷史課本具體會出現哪些相應變化呢?濟南市天橋區教育局歷史學科教研員劉克靜告訴記者,前幾天他剛看過濟南市中小學通用的人教版最新歷史教材的電子版,涉及抗戰的相關詞匯及“十四年抗戰”的概念等內容有所改動,但整體變化不大。劉克靜分析說,目前初中歷史課本關于抗戰方面的內容總共分三個單元,其中有一個單元專門講的就是6年局部抗戰,相關敘述描寫很詳細,即使后期修訂,可增加的新內容也不會太多。
同時,負責山東省五四學制地市教材更新修訂工作的山東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陸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稱,新版教材中涉及抗戰的內容變化不大,不過一些數字性的內容肯定會變。“比如,十四年抗戰中,中國人民參與抗日戰爭的人數、犧牲人數、經濟損失等多關鍵數據,也都必須修正。再比如,要體現全民族抗戰的特點,在文字表述上也需要字句斟酌。”
另外,此次教改對高中歷史課本也有影響。山師附中歷史老師張守忠說,在今年最新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已更改了對于抗日戰爭內容標準的表述,第一次提出要求學生“認識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及抗戰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意義。”
記者注意到,此次教科書內容修訂,還連帶影響了教輔書有關內容的修訂。濟南出版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張承軍說,從2016年10月開始,他們就梳理了社內有關教輔類、課外閱讀圖書中的相關內容,已修訂了小學思想品德、初中歷史等四冊教輔類圖書中13處關于抗戰時長表述不清的地方。
專家: 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讓國人更清醒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擔當
對于為何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中共中央黨校黨史研究室主任謝春濤分析說,“九一八事變”后,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如今“八年抗戰”的說法只是“十四年抗戰”的一部分,并不能完全替代抗戰史,從“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這段時間里,中國并不是沒有進行過抗戰活動。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教改之前,我國中小學的教科書普遍把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之間的內容,稱為局部抗戰。當年,國民黨全面退出東三省,但中國共產黨人到東北組建了抗日聯軍,成為東北人民抗日武裝斗爭的核心力量,涌現出楊靖宇、趙一曼等一批為國捐軀的英雄人物。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33年,總數超過30萬的東北義勇軍在日本關東軍的征剿下頑強戰斗。
有學者指出,雖然這六年局部抗戰的軍事行動主要發生在東北、華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區,但卻是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相互推動、共同發展的,它既是抗日戰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又對發動全民族抗戰產生了重要作用。此番將教材改為十四年抗戰,將令國人同胞更真切清晰理解中國共產黨在整個抗日戰爭中始終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更清醒認識其中華民族先鋒隊的歷史擔當,凝聚更廣泛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大眾網原創深度調查欄目《獨立調查》,于2009年12月1日創刊,以每周至少一期的頻率刊發,先后獲評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山東新聞獎名專欄。
欄目緊跟熱點、回應關切,調查傳聞、還原真相,澄清謬誤、明辨是非,勇于向網絡亂象亮劍,堅持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客觀公正做監督。欄目始終堅持創新,并成功打通PC端與移動端,重點報道在“兩微一端”同步刊發。2016年以來,欄目在大眾網時政微信公眾號“爆三樣”落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深度調查的“微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