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大眾日報記者 趙念東 張浩 劉春德 楊秀秀
手機查看
以刀代筆以瓷為紙,曹州刻瓷遠銷海內外
牡丹花開白瓷上
刀與瓷的每次“相遇”,都會深入瓷盤“肌理”;刀與瓷的每次撞擊,花瓣經絡趨于清晰。3月10日,在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鵓鴿堂村一處農家小院內,曹州刻瓷非遺傳承人馬憲榮正伏于案前創作,金石交錯間,一朵牡丹花躍然于細膩如脂的白瓷之上。
“刻瓷是指使用特制的刀、錘等工具,在陶瓷上雕刻圖案并涂色的傳統手工技藝,是由遠古陶瓷刻胎、印記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期。在瓷釉上雕刻的技法出現在清初,并盛行于光緒及民國年間。”馬憲榮說,刻瓷技藝講究以刀代筆,以瓷為紙,再施以精湛的刀法,從而達到筆墨難以匹及的藝術效果。在2021年公布的山東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曹州刻瓷位列其中。
曹州刻瓷因菏澤古稱曹州而得名,集書法、繪畫、雕刻藝術于一體,并注入了當代設計理念,刀法嫻熟多變、豪放有至,作品講格調、重內涵,金石感強,刻工精湛、古樸典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收藏價值。早在20世紀70年代,曹州刻瓷作品就已經遠銷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并且還大批量銷至國外,成為出口創匯產業。
“曹州刻瓷雕刻技法獨特,品種繁多,題材廣泛,內容健康向上,方寸之間盡顯大千世界,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馬憲榮說。
環顧馬憲榮工作室內陳列的琳瑯滿目的刻瓷作品,既有未加顏料、只憑雕刻深淺體現黑白的作品,作品之上的人物每根發絲清晰可見,又有花鳥魚蟲、峰巒疊翠的山水風景作品,讓人觀有筆墨,觸有手感。
“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這句話用來形容我們這一行當再貼切不過。”馬憲榮說,曹州刻瓷與其他傳統工藝不同,持刀在光滑的瓷面上刻畫已屬不易,還要時刻通過刀法和力度上的變化來體現創作內容,如花鳥魚蟲、山川河流等。
“即便一件體量不大的作品,也需要經過構圖、勾線、鐫刻、著色等一系列復雜的工序,根據復雜程度不同,少則數天,多則數十天不等。”馬憲榮說,由于整個創作過程不可逆轉,一刀下去即成定局。因此,這需要創作人屏氣凝神,而后十指發力,一氣呵成,不允許有任何失誤,也就有了“學畫者眾,事刻瓷者寡”的說法。
菏澤是中國牡丹之都,素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譽,而牡丹花大,色艷而不俗,盡顯雍容華貴,寓意吉祥富貴、繁榮昌盛,這也是曹州刻瓷作品中牡丹題材居多的原因。刻瓷牡丹講求神形兼備,體現自然之美,一朵朵牡丹經過刀與瓷的撞擊,又極具金石之感,花瓣層次鮮明,給人以美麗、富貴之感。因此,刻瓷牡丹時常被外國友人“點名”作為紀念品。
近年來,隨著曹州刻瓷知名度逐漸提高,其在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曹州刻瓷作品又被評為菏澤特色旅游商品,而刻瓷牡丹系列作品更是參加了故宮博物院菏澤牡丹展,廣受贊譽。在“花開盛世”2021中國牡丹之都(菏澤)牡丹文化藝術大賽中,融入了時尚、科技等元素的曹州刻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這兩年,為響應“非遺助推脫貧、推動鄉村振興”,曹州刻瓷藝人對技藝更加精益求精,拓寬思路,研發了欣賞與使用相結合的產品。“前幾年,我把工作室搬到了吳店鎮鵓鴿堂村,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刻瓷技藝傳承與培訓,為鄉村振興盡一分力。”馬憲榮說。
為了能讓曹州刻瓷這門傳統工藝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馬憲榮面向美術專業知識過硬、熱愛刻瓷藝術的大學生開設免費培訓班,培養有理論、會操作、善研究、勇于創新的新型刻瓷藝人。此外,她還與其他刻瓷藝人聯合菏澤市牡丹區曹州刻瓷傳習所、菏澤市民協刻瓷藝術創作基地等積極籌建菏澤市曹州刻瓷藝術館,實現刻瓷文化資源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