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2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周學澤
手機查看
這幾天,山東2021年年度數據引人關注。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全年山東生產總值為83095.90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兩年平均增長5.9%。
如果說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的一場大考,新舊動能轉換就是這場大考中的山東卷。2021年是山東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第四年,如今正在向“五年取得突破”目標全力推進。 這份年度數據,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事實和態勢:雖然山東還處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時期,但新生優勢加速凝聚,傳統優勢夯實塑強,“突破感”正呼之欲出。
傳統動能改造提升,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一環。過去這一年,山東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裝備工業比重達46.4%,高端化工增加值占高耗能行業比重達28.1%,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時,山東全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持續提升,萬元GDP能耗持續下降。
傳統動能改造提升,可以脫胎換骨。記者到泰安肥城時,就曾發現,石橫特鋼集團用工業互聯網智能配煤系統后,焦炭質量預測準確率平均達到98%,這是一個以往極難達到的數值,每噸焦炭生產的用煤成本相較以往平均降低15元左右,每年可節省煤炭成本近1500萬元。工業互聯網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在各地屢見不鮮。山東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加快,傳統優勢夯實塑強。
新動能培育壯大,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又一重要方面。過去這一年,山東“四新”產業增加,高新技術占比提高。“四新”經濟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提升至51.2%。引人關注的是,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72.4%的屬于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重點產業領域。
山東持續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打造了一批在細分領域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和“配套專家”。記者見到過這樣一家2021年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戴上特殊眼鏡,使用操作筆,可以把鏡頭里的心臟虛擬模型一一拆分,顱腦立體圖像也可細化到一根根神經纖維束。山東數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國內首套中國數字人解剖系統、數字人臨床手術規劃系統等產品,是醫學教育數字化的“單打冠軍”。截至目前,全省共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62家,數量居全國第三位;獲評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7家并獲得中央財政資金3.86億元,獲評企業和資金數量均居全國首位。2021年動能轉換中,新生優勢加速凝聚。
動能轉換,后勁很重要。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從投資看,“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5.8%,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51.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6%,高于全部投資5.6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2%,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5.2%。2021年,山東確定的1600個省級重點項目中,新興產業和補短板項目占比超過60%。山東“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壯大,數字賦能應用明顯提速,濟南起步區建設全面展開,謀劃推進大科學裝置、海上風電、高速鐵路網、現代水網等一批事關全局的重大引擎性工程。山東塑強動能轉換底板,持續提升轉型發展后勁。
動能轉換,離不開環境。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認為,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助推了山東總體實力提高和經濟發展。
近幾年山東營商環境變化明顯。2020年,山東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6;2021年,山東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5,又前進一位。從身邊的一些變化,能感受到營商環境的改善。很多地市主動求變,濟南和青島兩個城市營商環境對標先進,借鑒先進地區發展做法和經驗,積極作為努力嘗試。像濟南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單,企業無需主動申請,20項政策資金“送上門”。淄博市領導主動向企業家們公布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與他們互相添加微信,建立起溝通“直通車”,30名市級領導聯絡服務210家重點企業,市及區縣大班子領導共聯絡服務2000家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實現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全覆蓋……過去一年,山東市場主體規模大幅增加,年末突破1300萬戶,市場主體活力激發,發展潛力越來越大。
從“初見成效”向“取得突破”邁進,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可喜變化背后,付出的努力不少。這幾年,山東頂住陣痛、攻堅克難,以“十強”產業為主戰場,努力在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上發揮“領頭雁”作用。咬緊牙關,滾石上山,從質量結構,到體制機制,到發展環境,全省發展呈現出由“量”到“質”、由“形”到“勢”根本性轉變,正發生脫胎換骨的系統重塑。(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報道)
責任編輯:鞏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