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崔雅倫
手機查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崔雅倫 濱州報道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9月下旬,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詩中描繪的場景地:濱州的黃河樓。
黃河樓位于濱州蒲湖公園內,氣勢恢宏,是濱州乃至黃河三角洲的地標性建筑。設計者把古建筑的卷棚元素穿插在每層的挑檐中,既消除了層層挑檐的單調,同時巧妙利用了卷棚的弧線特點,在上挑的檐角處,用浪花取代了古建筑的吻獸,從而產生“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效果。
黃河樓主體建筑地上11層,地下1層,高74.8余米,總建筑面積為9488.8平方米,布展面積約7000平方米。
其中,樓內展館布展圍繞濱州黃河文化陳列,包括 1F 時代黃河、2F 臨時展區、3F 藝術黃河、4F 幸福黃河、5F 生態黃河、6F 濱河茶軒、7F 安瀾黃河、8F 歷史黃河、9F 智者智城、10F 溯源黃河、11F 全景黃河等。通過多樣的互動形式與聲光電各類高科技展項,這里也成為集觀光旅游、黃河文化、書畫工藝品展銷于一體的城市新地標。
在黃河的滋養下,孕育了濱州地區多樣的民俗文化遺產。通過場景復原結合多媒體影像等展示手段,多元化的展示帶有濱州特色的非遺文化以及地方民俗。止步間,了解一城文化。
“黃河寧,天下平”。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自古以來,黃河治理一直是中華民族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千古命題和興邦安民之大事。為使河流安瀾、百姓安康,堅忍頑強的華夏子孫不懈探索,逐漸形成了體系性、適時適宜的治河方略。這些治河方略既是人們治河智慧的結晶,也是人們治河歷史的見證。
黃河流域文脈綿延,幾千年來滋養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雄踞黃河下游的濱州市,歷史悠久,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這里遺跡眾多,名人薈萃。同時黃河見證著近代濱州地區從“北鎮時代”到“五環四海”時代,再到未來“黃河時代”的偉大變遷。
自古以來,黃河以“善淤、善決、善遷”著稱,通過疊加的半透明展屏,直觀呈現歷代黃河河道變遷的過程。
運用實景結合、樓景互動的展示形式,館外通過望遠鏡南可觀黃河穿城而過,領略世界“懸河”的奇妙,北可覽城區城市面貌。館內設置黃河主題展,每張照片的背后都訴說著濱州擁河而生、因河而興的故事。
“黃河樓是黃河流域具有黃河文化的三大主體樓之一。黃河樓自4月開業以來,我們承接了團隊100余次,承接了大型的活動13次,承接承載游客了10余萬人。”山東濱盛景區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承垚告訴記者。
登上黃河樓,既可南觀黃河,北瞰城區,亦能目視地上懸河穿城而過,領略黃河之水從空中流過之神奇與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