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姜暉
手機查看
河南暴雨,有網友感慨數字時代個體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變差:小區停電停水兩天,親戚一家的手機和充電寶電量耗盡。市區雖然逐步恢復民生基本物資供給,但年輕人平時不備現金,無法用手機支付的情況下買食物飲水成了難事。
其實這位網友大可不必這么悲觀,應當看到,科技的力量在救災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救命文檔24小時
在傳統的應急救援行動中,信息的獲取往往依賴基層社區網格進行統計。而當突發事件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后,實時救援信息的獲取、統計與報告就會超出基層社區網格的處理能力。
比如2020年疫情暴發初期,武漢紅十字會接受了社會捐贈的大量物資,卻無法順暢地分發到需要醫院。
這種時候,借助互聯網進行救援需求與供給的精確匹配的效果就凸顯出來。
在河南大雨中,有在線地圖應用推出了暴雨信息互助功能;有外賣應用聯合酒店商戶為公眾提供緊急避難服務;而有一群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也借助一份多人在線協作文檔,在暴雨中貢獻了一份非凡的力量。
7月20日20:57:12,上海財經大學學生李睿在騰訊文檔中敲下了一行字:求救人員信息,救援人員信息。
身處河南家中的她和32名同學開始一起維護、更新這份《待救援人員信息的文檔》。
最開始,大家一起手動微博實時搜集求救信息,效率低還有可能重復,隨后改用Python爬蟲整理信息,提高了效率;他們還要篩選哪些已經獲得救援,哪些急需救援,信息核查時,為了確認救援的優先級,建立線下志愿者群,就近救援。這支隊伍不斷壯大,隨后的幾個微信群擴充到200-400人。
這份文檔建立的第一個小時,就收集、登記了上百條求助信息。
第六個小時,成功救援了第一個家庭!
第十個小時,上線醫療信息工作表,建立起醫療求助群。
第十九個小時,網友拉起了更多微信和企業微信互助群,還有程序員自發制作了可以標記求助地點的地圖小程序。
這份文檔上線24小時內被更新到270多版,登記上千條求助信息,吸引越來越多救援力量加入。
最開始的一張小小表格,24小時里,變成了民間救援信息收集對接的平臺。截至7月22日19點,它已有650多萬次訪問量,創下了騰訊文檔單個文檔的訪問量紀錄。
李睿7月21日晚發微博表示,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
借助互聯網工具,她和她的同學們、以及無數熱心網友已經對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實踐了自己的價值。
無人機飛躍1200公里
15勇士 來源:中國軍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震中汶川、茂縣等地與外地失去聯系,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從5000米高空傘降茂縣,承擔起偵察地震災情、引導空中救援等任務。
13年過去了,因大規模極端強降雨,河南省鞏義市米河鎮多個村莊通信中斷。
如今,我們再也不用像汶川那樣,派子弟兵冒死跳傘了。因為我們的翼龍無人機,可以從貴州省安順機場起飛,跨越1200公里抵達河南省鞏義市,為米河鎮通信中斷區提供約50平方公里范圍長時穩定的連續移動信號覆蓋。
回望汶川地震時的情景,短短十幾年的時光,中國科技的發展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翻天覆地。
5名指戰員排水1.4萬噸
山東消防總隊跨區域增援隊于7月21日12時20分到達河南省開封市集結點,接到前方指揮部命令后,火速趕往居民區進行車庫排水。
其中濟寧消防支隊5名指戰員赴迪臣世博廣場小區車庫排水,面積約13000平方米,水深約1.1米。
傳統排水機器1小時只能抽水50多立方米,5名指戰員要奮戰到什么時候才能排干這1.43萬噸水?
關鍵時刻,排水作業的救援神器——“龍吸水”應急排水搶險車登場。遠程控制子母式“龍吸水”每小時最大可排3000方積水,并且可將積水排到2公里之外的地方。只要不出現堵塞,5名指戰員只需要5個小時即可完成1.43萬噸水的排水任務!
猶記得為九八年長江抗洪時,4萬余名官兵用血肉之軀為人民筑起了一道道鋼筋鐵墻。
如今,20多輛“龍吸水”從四面八王趕往鄭州,在開元華庭小區、在碧水藍城小區、在鄭州市二七區京廣南路隧道、在京廣中路隧道……哪里有需要,中國的救援隊員們都會攜帶“龍吸水”趕到,以最快的速度排水救援。
相信科技,相信中國發展的力量!利器在手,無論面對任何困難,英勇的中國人民將無往不勝!
(大眾網·海報新聞編輯 姜暉 綜合“騰訊”微信公眾號、深圳特區報、微博@白饅頭什么時候能瘦到90斤、微博@中國日報、微博@航空工業、中國軍網、央視網、海報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