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時間:2020-03-06 19:56
“這些從省城來的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是我們的領路人;在當下這個特殊的防控時期,是我們的主心骨。”蘭陵縣莊塢鎮(zhèn)小池頭村、大城子村、呂園村、瓦屋莊村、肖姬莊村的黨員干部群眾不約而同地贊到。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省財政廳的徐啟哲、王健、張寧、嚴文達、劉晨5位第一書記始終堅守在村莊防控疫情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硬核”擔當,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5位第一書記毫不退縮,春節(jié)假期還未結束,已迫不及待,紛紛主動請戰(zhàn)。及時與蘭陵縣選派辦、莊塢鎮(zhèn)黨委政府聯(lián)系,得知部分高速路出入口臨時封閉、外來人員出入村莊需要登記的實情后,每天與村兩委溝通,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方式,第一時間獲取防控信息,指導細化防控工作措施、完善防控工作方案,持續(xù)跟蹤防控動態(tài)。看到相鄰的2個鄉(xiāng)鎮(zhèn)先后出現(xiàn)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5位第一書記更是憂心忡忡,放心不下村內群眾,與縣、鎮(zhèn)相關部門對接好后,當即驅車4個余小時趕赴幫包村。“在這危難時刻,作為第一書記,我不去誰去?”“關鍵時期第一書記必須沖鋒在前!”5位第一書記道出了共同心聲。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好這場攻堅戰(zhàn),離不開堅強的后勤保障。了解到幫包村防疫物資十分緊缺,5位第一書記四處聯(lián)系、多方奔走,協(xié)調愛心人士為全鎮(zhèn)購置價值5.85萬元的7000斤消毒液和部分紅外體溫計,滿足了全鎮(zhèn)所有村莊的消毒需要;購置300個口罩,解決了執(zhí)勤人員的燃眉之急;響應廳機關號召向湖北捐款,積極向蘭陵縣慈善總會捐款及向幫包村捐贈方便面、餅干等物資等共計萬余元。在第一書記的引領感召下,小池頭村支部書記周學浩主動向組織繳納特殊黨費1萬元用于抗擊疫情,大城子村支部書記顏世標在父親新喪、妻子患重病住院的情況下,仍堅守崗位。
堅定“逆行”,筑牢最強抗疫防線
“與村民待在一起,我們才感覺心安。” 5位第一書記多次說到。返回村里后,積極主動投身一線,幫助做好防控排查、登記、宣傳、疏導等工作,從脫貧攻堅的“幫扶人”變成疫情防控的“守護人”,成為村民眼中的防控“專家”、“能手”。
幫包的5個村地處兩個縣交界地帶,是進出要道,周邊車流、人流頻繁,5位第一書記積極發(fā)動村里的青年參與防控,并與執(zhí)勤人員一起在村口疫情防控檢查點,對出入車輛進行登記、人員測量體溫。“要不是他們回來了,還真是忙不過來。”執(zhí)勤人員由衷的說到。提議設立黨員先鋒崗,執(zhí)勤處插上黨旗,黨員戴上黨徽、“疫情防控”紅袖章,把防疫戰(zhàn)場當成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的重要考場。
村里外出務工人員、學生較多,5位第一書記與村干部一起走訪摸排,“您別出門,有什么需要就直接告訴我和村里!”“出門時請一定記得戴口罩啊!”每到一戶,都要叮囑提醒一番。對排查出來的從湖北或途徑湖北的20名回鄉(xiāng)人員,全部采取了隔離措施,并定時詢問體溫情況。目前,已全部退出隔離。“第一書記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感覺踏實。” 80多歲的老黨員,劉大爺不由地發(fā)出感慨。
“這次疫情傳染性強,又有很大的隱蔽性,要想持續(xù)做好防控,關鍵得發(fā)動老百姓全部參與進來。”5位第一書記深知防控的難點和重點。每天與村干部一起,穿著紅背心、拿著小喇叭,甚至把私家車裝上宣傳標語,走街串巷,深入田間地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傳防控常識;通過微信群,宣傳黨的好政策,引導群眾聽黨話、跟黨走,凝聚正能量;經常到村內商店、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耐心細致做思想工作,引導群眾不聚集、不聚會、不聚餐,規(guī)勸了4戶村民從簡辦理喪事、4戶村民取消婚宴及壽宴。
為最大程度上切斷潛在的疫情傳染源和傳播途徑,5位第一書記將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抓手,組織村民對進行村內主干道、巷道、生活垃圾存放點等公共場所、重點部位進行消毒滅菌,動員130余人次參與衛(wèi)生保潔,清理400余噸垃圾,營造了舒適、潔凈、安全的生活條件。
統(tǒng)籌兼顧,同步推進幫扶工作
“小池頭村貧困戶的路沿石什么時候開始鋪?”“大城子村的蔬菜大棚什么時候開始建?”“呂園村的路什么時候開始修?”“瓦屋莊村的綠化項目怎么樣了?”“肖姬莊村的文體設施近期能否到位?”
無論疫情工作多么繁重,每天晚上,5位第一書記都會坐在一起檢視當天工作進度,認真分析研究疫情對扶貧項目帶來的影響。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及時調整幫扶工作計劃,提前謀劃下一步工作,做到戰(zhàn)“疫”幫扶兩手抓、兩不誤。
“疫情防控不放松,脫貧攻堅迫眉睫。” 5位第一書記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也堅持身體力行。抓住與村干部一起入戶摸排核查的時機,對貧困人口再摸底再核實,加強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結合勞動能力情況,設立臨時性公益崗位,安排到村路口防控卡點執(zhí)勤、在村內消毒保潔,由鄉(xiāng)鎮(zhèn)或村里發(fā)放補助,既能讓貧困戶投身于防疫工作,又能增加收入;對于一些孤寡老人、重病重殘人員等重點關愛對象,贈送口罩等醫(yī)用物資和米、面等生活用品,幫助解決部分實際困難。
疫情期間,一些村民不能及時返崗,甚至也有些人失去了工作,5位第一書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把扶貧項目引進來,幫助農戶實現(xiàn)長期在家門口就業(yè)的夢想,成為5位第一書記努力的方向。工作組組長徐啟哲充分利用人脈資源,通過電話、微信反復與山東深創(chuàng)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下屬公司)溝通,積極引進蔬菜深加工扶貧項目。目前,已初步達成協(xié)議,預計投資3600余萬元;多次與蘭陵縣縣長、莊塢鎮(zhèn)黨委書記溝通,協(xié)調建設用地指標,推進扶貧政策、扶貧資金盡早落地。
寒潮消退、春日漸暖,此時正是扶貧項目建設的好時節(jié),但受疫情影響,大城子村蔬菜大棚項目遲遲不能復工,承包大棚的農戶非常焦慮。“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但是復工復產關系到村里農戶和村集體增收問題,一刻也耽誤不得。”第一書記王健和村干部一起想辦法、出主意,親自與大棚承建方洽談,推進項目復工。目前已建成3個鋼結構高標準大棚,還有24個正在建設中,解決了村民的心頭之憂。其他4個村的生產路建設、路沿石鋪設、苗木綠化等項目,在第一書記的積極協(xié)調下,也將于近期有序復工,各項民生工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已經連續(xù)1個多月沒有回家的5位第一書記發(fā)出了錚錚誓言。“越是關鍵時刻,越要主動出擊、沖鋒在前,各項工作越要抓細、抓實、抓到位。” 5位第一書記用責任擔當筑牢疫情防控堡壘,做到了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第一書記的身影,讓黨旗在鄉(xiāng)村疫情防控戰(zhàn)場上高高飄揚。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代玲玲 通訊員 嚴文達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