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時間:2020-04-13 20:00
央視網消息:在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基層黨組織因村施策,精準發力,積極帶動村民致富脫貧。
這幾天,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巴音布拉格村的貧困戶張在元收到了村黨支部送來的20多只肉鴿,開始了肉鴿養殖。可在兩年前,村集體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決定引進肉鴿養殖這個項目時,張在元和不少村民都投了反對票。
巴音布拉格村村民 張在元:鴿子吃糧食也厲害,一天一只沒有一兩糧不夠,再一個顧慮就是咱們沒有這個經驗。
巴音布拉格村人多地少,種植成本高,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年人和中年人。楊超軍是巴音布拉格村的村支書,他和支部的黨員們這幾年一直想引進些新項目,帶領村民們致富。經過考察對比,最終選擇了肉鴿養殖。
巴音布拉格村黨支部書記 楊超軍:這個產業不破壞生態,養殖比較容易,關鍵是銷量還好。
可在村里推行新產業并不容易,楊超軍決定先通過村集體投入205萬元引進種鴿并育肥3萬多只。讓村民沒想到的是,當年就實現了創收,2019年村集體純收入達到了30萬元。村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村里的貧困戶紛紛報名,目前,全村共有近30戶村民開始養殖肉鴿。
巴音布拉格村村民 張在元:我又有羊又有豬,現在送來些鴿子,多種經營。
巴音布拉格村黨支部書記 楊超軍:我們支部起到一個引領和帶動的作用,所以支部必須建在產業鏈上,有這個方向以后,讓更多人融入進來,讓更多的人盡快致富。
因村施策,精準發力。蘇布爾嘎鎮光勝村的張三女,因丈夫生病無法干重活,2015年被村里納為貧困戶。在駐村書記和支部黨員的幫助下,她家辦理了金融扶貧貸款,購買了25只白絨山羊。這幾天,當地絨山羊協會對她家的羊進行了羊絨質量鑒定,達標的有16只。按照政策幫扶,每只羊能獎勵500元。如今,張三女家的絨山羊已經增值到50多萬元,在2019年成功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