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
修通了這條路 再把村容村貌來個大提升
大眾網·海報新聞12月23日報道
記者 姜洋 劉琛 儀首歌
在平陰縣東阿鎮北市村西,有一條今年6月剛修建好的無名道路。道路兩側,分別是中草藥種植園和數百畝的鮮花種植大棚。依托黃河灘區撤離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這條曾經泥濘狹窄的生產小路如今變得寬闊順暢,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還為村里吸引來了新企業、新產業,成為村里的一條“致富路”。
北市村黨支部書記史興順告訴記者,他們村的地主要都在這條路的兩側,以前由于道路條件和周邊環境不好,村里想引進企業都處處碰壁。“想引進一些土地流轉的大戶來村里發展,可人家來了之后一看,路都沒硬化,覺得企業在這里難以發展,就直接走了。”
山東北市小鎮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滿鑫也對曾經的土路印象深刻。他告訴記者,2018年,他們公司在北市村先后修建了35個鮮花大棚,種植非洲菊。“我們都是通過物流往外發貨,那時候村里道路比較窄,也不好走,不僅貨難出去,人也難進。有時邀請客戶來參觀交流,他們下了車連我們的種植基地在哪兒都找不到。”
2019年6月,北市村利用灘區臨時撤離道路改造提升的資金,將這條生產路修整一新。昔日的土路搖身一變成為雙向四車道的柏油路,還能直通220國道。史興順說,當時一說要修這條路,村里人都特別高興。
路還在修時,濟南萬家苑科技有限公司就看好了北市村的未來發展前景,主動來對接合作,并在北市村種上了200多畝的金銀花。
企業的到來,讓村民們不但能通過土地流轉拿到土地流轉費,還有了一個不用外出就能打工掙錢的地方。同時,在這些企業的示范帶動下,村民們也慢慢轉變了種植觀念。
滿鑫對新修建的道路也十分滿意。“路修好后,運輸方便了很多,同行來交流學習也容易找到地方了。這些對公司的對外發展和宣傳都非常有利。”滿鑫說,交通便利后,公司又開發了350畝左右的土地,進行中藥材的種苗培育和種植。
“中藥材采摘后對運輸的要求比較高。以前路不好走,我們怕不能及時把藥材運出去。現在直接連接220國道,再也不用擔心運輸的難題了。”
土路變身“致富路”!史興順說,他們計劃借助這條新道路,再把村容村貌來個大提升。下一步,村里將圍繞“當鮮花遇到石頭房子”的主題,結合花卉基地這一特色,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